海外鋰資源項目炙手可熱
鋰是鋰電池正極材料的主要原材料,而新能源汽車的高速增長帶動了對鋰電池的高速需求,傳導至對上游鋰原料需求的大幅增長。目前來看單車用鋰量占其對所有金屬用量比重30%以上,位居第一。
受益于新能源汽車銷量的爆發,動力電池裝機量快速上升,2020年全球鋰離子電池出貨量達到294.5GWh,其中動力電池出貨量占比超過一半。據此推算,2020-2023年全球對鋰的需求CAGR為33%。而供應端,2020-2023年的鋰資源供應CAGR為29.6%,可以看出未來三年內的鋰供給都處于不足的狀態,其中鋰礦資源是供給缺口最短的短板。
鋰礦價格從年初的390USD/t漲至最新價格1112USD/t。鋰礦資源的短缺帶來了價格的飛漲,推動我國的鋰冶煉生產企業不得不在全球范圍內尋找鋰資源綠地項目。鋰資源自給率的高低,將決定企業的核心業績表現和未來成長性。
全球鋰資源儲量豐富,雖然我國鋰資源儲量占比20.56%,但是受制于政策和地理條件因素,綠地開采項目前期手續多,周期較長。與此同時,南美地區鋰資源量全球最大。其資源主要集中在玻利維亞、阿根廷、智利,三國分別占比25%、23%、11%,合計占全球總資源量的59%。
在鋰資源供給顯著短缺的格局之下,缺乏原料資源的企業競相走出國門去海外尋找優質標的。其中,資源儲量集中,當地政府合作意愿更高的諸如阿根廷鹽湖待開發項目更是成為中方企業的首選。比如,2021年10月10日,紫金礦業公告,公司于加拿大多倫多時間2021年10月8日以每股6.5加元的價格,以現金方式收購NeoLithium公司全部已發行且流通的普通股,交易金額約9.6億加元 (約合人民幣49.39億元)。
投資建議>>>
受制于鋰礦資源的供給瓶頸——現有鋰礦資源項目新增產能有限,待開采項目建設周期較長,2022年供需緊張局面仍將延續,鋰資源自給率高企業有望充分受益量價齊升帶來的業績彈性。增持標的贛鋒鋰業、永興材料。受益標的天齊鋰業、科達制造、天華超凈。
國泰君安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