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額險守萬億元 指數回調是布局后市良機
周二是節前倒數第三個交易日,滬指重返3600點上方,而創指小幅回調。市場情緒有所回暖,滬深兩市成交額連續第48個交易日超過萬億元,但成交量明顯萎縮。隨著國際油價升至80美元/桶后,油氣板塊全天強勢,20多只個股漲停;電力板塊強勢反包大漲,10多只個股漲停;白酒等消費板塊持續調整。業內人士認為,極端的兩極分化行情不會持續,指數回調是布局10月的良機,煤、電、油、氣四大熱點以及銀行、消費、地產在四季度或將持續活躍。
兩市成交額險守萬億元
周二,A股縮量反彈,尾盤集合競價時段附近量能突破萬億元大關。能耗雙控受益板塊重新奪回C位,電力、風電等組成的綠電概念卷土重來。目前市場行情表現出明顯的蹺蹺板效應和快速輪動格局。消息面上,新華社旗下媒體發表評論,民生大于天,拉閘限電絕不能“一拉了之”。這些信息大概率對周期板塊釋放利好預期,因為資金預期后續或有一些矯枉過正的措施。
截至收盤,上證綜指上漲0.54%,報3602.22點;科創50指數下跌1.07%,報1354.1點;深證成指下跌0.21%,報14313.82點;創業板指下跌0.62%,報3211.45點。滬深兩市2458家上漲,1871家下跌,平盤有137家。滬深兩市成交10438億元,連續48個交易日突破萬億元,但較前一交易日大幅減少3219億元。北向資金合計凈流入47.86億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入41.76億元,深股通凈流入6.1億元。
金百臨資詢分析師秦洪表示:“隨著成交金額萎縮、交易活躍度降溫,短線A股市場難以出現大力度反抽行情,或者說,在節前最后兩個交易日,A股市場可能會呈現相對溫和的態勢。”
地產領漲 醫美被拋售
房地產9月18日強勁反彈,鐵嶺新城、廣宇發展漲停,金科股份、招商積余、萬科A、招商蛇口等漲逾5%。采掘板塊強勢上攻,水電、火電指數漲超5%,電力股指數漲5%,煤炭開采指數漲4.2%,證券指數、銀行指數均漲近2%,稀土指數跌超2%。行業指數方面,石油天然氣指數漲5.79%、燃氣指數漲超6%、能源設備指數漲7.69%、房地產指數漲3.33%。
在板塊方面,前一個交易日大放異彩的白酒股領跌兩市,白酒指數跌3%。醫美指數跌超3%,醫美板塊的走低直接拉低了創業板指數。
秦洪認為:“如果追漲殺跌,極易掉進交易陷阱。近期關于電力股的討論,讓市場參與者更多地認識到我國能源結構正在變化,加大對產業景氣股配置力度。”國泰君安發布研報表示:“從風格的角度,成長和價值,大盤和中小盤會更加均衡,雖然近期出現大幅調整,但從中線的角度來看,共同富裕、雙碳仍是市場最重要的主線,受益于雙碳的新能源:核電、BIPV、光伏,以及供需緊平衡的老能源:鋼鐵、煤炭、電解鋁等仍可以關注。另外受益于無風險利率下行,以及中國居民增加權益資產配置的趨勢,券商板塊也可以重點關注。”
調整后上漲概率更大
《大眾證券報》記者發現,從歷史經驗來看,如果國慶長假之前市場充分調整,長假之后上漲的概率更大。2019年、2020年國慶長假前,A股市場均經歷了一波調整,而在國慶節之后,均實現較大漲幅。2018年國慶節前市場整體上漲,國慶節后出現較大幅度下跌。
秦洪表示:“短線A股市場因長假即將來臨而有所降溫,但并不代表一般市場參與者也要降低倉位,也要考慮輕倉過節。恰恰相反,由于A股市場長期強勢格局的基礎依然扎實有力,所以,市場參與者仍可高倉位運行,方向上,既要關注美好生活主線,也要跟蹤能源結構變化、產業結構升級所帶來的投資契機。調整并不意味著后續行情會有所悲觀,相反,短線的震蕩孕育著新的漲升契機。”
國泰君安上海研究部邊風煒認為:“從盤面來看,市場開始從對上游資源價格的擔憂,逐步到下游對貨物發送量的擔憂,也就是說更多的是開始擔憂一些產能。所以,我們看到部分和產能相關的股票也開始下跌,當然上游的股票也出現了一定的調整,而市場比較大的機會,開始慢慢的轉向,以節后的政策寬松預期為主,我們關注幾條線:第一、銀行,大家對國慶后的貨幣政策有一定的想法;第二、消費,消費是相對來說偏向于對部分滯脹以后的行業;第三、地產,地產開盤就強勢出現上漲,但這一次地產上漲不太一樣,并不是全面的上漲,大概就是三、四家龍頭。當下的地產四季度可能是最佳的配置狀態,會向頭部財務更健康的一些企業去靠攏。”
記者 黃都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