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目標推進風電產業加速發展
昨日,風電概念股在前期上漲回落后再次強勢上漲,風電作為低碳清潔新能源,是“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 戰略目標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板塊估值一直處于較低水平,顯著低于新能源車、光伏、鹽湖提鋰、儲能等其他新能源板塊。
去年,機構普遍認為風電或受制于補貼搶裝潮影響,今年增速可能降低。而事實上,今年上半年風電招標達31.4GW,同比增加185%,比搶裝潮前2019年的招標量僅下降3%。
中泰證券研報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風電設備板塊的利潤增速同樣表現亮眼,板塊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達到64.21%,板塊毛利率高達24.83%。
與高速的行業增長背離,風電板塊估值持續下降,這一現象沒有得到持續,近期,機構對風電板塊青睞有加,機構在研報中明確表示,板塊性價比較高。
風電概念板塊中,連續多年保持國內海上風電第1的上海電氣于今年5月將其風電業務成功分拆上市科創板,持股59.40%,這家公司以2020年風電綜合排名國內第四,海上風電排名國內第一,全球第二的成績再次雄踞中國海上風電的龍頭。據了解,上海電氣已建有6個陸上風電制造基地,4個海上風電制造基地,7個風電設備研發中心。此外,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的招股說明書中陳述,“公司的戰略業務包括風資源開發與運維服務”。未來,上海電氣的風電業務將在設備制造與風資源開發以及后市場運維三大塊間形成”一體兩翼“的業務聯動。
前不久,上海電氣還在大容量陸上風機葉片和海上風機葉片領域均有重大突破,接連宣布兩款創記錄風電葉片下線,分別是9月1日下線的用于海上風電的102米國內最長風電葉片S102和9月2日下線的89米全球最長陸上葉片S89。公司官微顯示,兩款風電葉片是上海電氣風電自主研發,采用數字、氣動、材料等多種技術,將配套電氣風電全新一代產品平臺機組。
在“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戰略目標的引領和支持下,行業成長性正迎來進一步強化。”中信證券研究報告認為,同時預測,2021年陸上風電招標規模有望達50GW,預示未來1-2年需求高景氣,“十四五”年均裝機有望超40GW。海上風電平價競爭力持續提升,在重點沿海省份長期規劃和政策大力支持下,預計“十四五”年均裝機有望達10GW。
同時,多地的產業政策中也將大型風機作為發展重點。上海市印發的《上海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導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重點發展風力發電裝備。明確指出要加快發展大型風力發電裝備及其關鍵零部件,突破提升10MW和15MW大型直驅海上風機技術,提升大功率風機整機制造能力。
由此可見,風電行業大兆瓦技術升級加快,在“雙碳”目標的驅動下,只有具備領先的風機技術能力和產業鏈整合能力的優質整機廠才擁有更加廣闊的成長空間。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