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重股輪番走高 滬指站上3700點 科技股或成周期板塊之后新亮點
本周,大盤在成交量配合下震蕩走高,滬指周五成功站上3700點。本周,上證綜指上漲3.39%,深證成指上漲4.18%,創業板指上漲4.19%,滬深300指數上漲3.52%。對于下周市場,業內人士認為,近期周期性板塊大幅走高,推動股指上行,考慮到3700點上方是前期密集成交區,投資者在操作上應注意控制倉位,避免追高。
滬指收復3700點
本周,大盤在成交量配合下震蕩走高,滬指連收五陽。周一至周五,滬市成交額分別為6541億元、6589億元、6743億元、6795億元、7591億元。從陽線實體來看,周二滬指上漲1.51%,排名第一。伴隨著成交額放大,滬指在3700點區域震蕩明顯加劇;特別是周五,滬指盤中一度快速翻綠。
從本周板塊輪動來看,周期性板塊無疑走勢最強,以煤炭、鋼鐵、有色為代表。在經過連續上攻之后,周期性板塊內部也出現分化。以鋼鐵為例,鋼鐵板塊周四大幅走高,而周五卻震蕩走弱;煤炭板塊周五也出現走弱跡象。
海通證券一分析師告訴記者,近期指數的強勢主要得益于一批權重股上漲,主要包括煤炭、鋼鐵、有色。考慮到它們短期升幅較大,投資者應注意規避短期風險。
記者注意到,在周五大盤震蕩之時,釀酒、金融板塊承擔起了護盤角色。盡管板塊升幅不大,但有效對沖了周期性板塊調整壓力。
科技股企穩反彈
以半導體、芯片為首的科技股近期持續調整,而周五它們企穩反彈。從周五板塊漲幅來看,半導體、電氣設備、銀行位居漲幅前三位。從個股來看,周五半導體個股漲幅居前的包括中穎電子、芯源微、思瑞浦、康強電子、立昂微。
消息面上,上交所官網日前披露盛美股份已獲得證監會的正式注冊批復,該公司即將登陸科創板。根據賽迪顧問于2021世界半導體大會披露的數據顯示,盛美股份在2020年中國半導體設備五強企業中排名第三,僅次于北方華創、中微公司。業內人士認為,在下游資本支出火熱的背景下,盛美股份登陸科創板后或將成為芯片板塊又一匹黑馬。
數據顯示,盛美股份預計公司2021年1-9月營業收入10.39億元-11.31億元,同比增長70.91%-86.03%;預計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為0.81億元-1.10億元,同比增長91.48%-156.71%。
從行業來看,2021年芯片行業最受關注的無疑是“缺芯”。從車載MCU、驅動IC、IGBT乃至高端CPU、GPU,很多整機廠商一芯難求。在此背景下,各大晶圓制造廠商都推出了擴產計劃。其中,中芯國際、華虹、格羅方德等均在籌備建廠擴產。諸多晶圓工廠擴產,推動半導體設備廠商出貨金額大增。根據SEMI發布的《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統計報告》,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導體制造設備出貨金額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51%,環比上季度增長21%,達到236億美元。
指數強勢背后存隱憂
對于下周市場,業內人士認為,本周成交量逐步放大,而板塊輪動較為明顯,考慮到3700點上方是前期密集成交區,投資者在操作上應注意控制倉位,避免重倉追高。
國泰君安證券高級經理薛先生告訴《大眾證券報》記者,大盤中短線仍處在多頭控制之中,權重股輪番拉抬使得指數震蕩走高。不過在滬指突破3700點之后,多空雙方分歧可能加大,一批前期漲幅較大的品種或出現調整。從走勢來看,滬指突破今年2月18日創出的3731.69點的可能性較大,但這不意味著滬指能繼續大幅上行。以目前成交量來看,滬指短期或圍繞3700點展開拉鋸。板塊方面,投資者可關注科技股,包括半導體、芯片、新材料等。
東莞證券分析師費小平認為,央行表示我國一直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政策空間較大,而且在今后幾個月流動性供求不會出現大的缺口和大的波動。從技術面來看,大盤在穩固后有望繼續震蕩上行,關注經濟數據及量能變化。板塊方面可關注金融、鋼鐵、食品飲料、有色、化工、TMT等行業。
華創證券首席分析師張瑜認為,煤炭、化工和鋼鐵行業是8月PPI同比上行的主要拉動力量。8月,周期行業,如煤炭、原油、有色和黑色等行業的價格漲幅普遍在20%-50%之間,其中,煤炭、化工和鋼鐵行業價格漲幅擴大,推動PPI同比上行。從PPI行業構成看,煤炭行業占比大約3%左右,但是煤炭漲價卻有廣泛的傳導路徑,產業鏈上,煤炭價格向下傳導的途徑主要是電力熱力生產、黑色冶煉加工、非金屬礦物、化工。今年以來在供需錯配情況下,煤炭供給不足和價格上漲,導致以煤炭為燃料和原材料的下游周期行業成本承壓,在“雙碳”約束下,可能加劇下游行業生產受限和價格上漲,帶來更為廣泛的漲價擴散效應。
記者 湯曉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