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A股聯袂走低 大盤新股“抽血”效應顯現 中報密集披露期謹防個股“見光死”
受到釀酒、醫藥等權重股下跌拖累,本周大盤震蕩走低。本周上證綜指下跌2.53%,深證成指下跌3.69%,滬深300指數下跌3.57%,創業板指下跌4.55%。從周線來看,上證綜指經過兩周反彈之后,本周放量收陰;深市方面,創業板指連續兩周收陰。
業內人士認為,近期大盤新股發行上市對于市場資金面造成較大壓力,而傳統消費龍頭股大幅走低對于中長期投資者也打擊不小。下周,投資者在關注成交量變化的同時,可繼續跟蹤券商、資源板塊動向。
滬指再度探底
本周大盤走勢疲弱,上證綜指一周下跌超過2%。具體來看,周一多空雙方還相對平衡,但周二空方發力,當日上證綜指放量下跌2%。盡管周三多方在券商股帶動下一度出現反彈,但成交量出現明顯萎縮。周四、周五大盤繼續走弱,其中周五上證綜指盤中一度下跌超過2%。深市方面,深證成指走勢本周下跌超過3%,創業板指跌幅更是超過4%。
創業板指成份股前20大權重股中,本周僅有4只上漲,分別為深信服、沃森生物、圣邦股份、卓勝微;跌幅方面,邁瑞醫療、泰格醫藥、康龍化成、歐普康視、愛爾眼科、三環集團、億緯鋰能等7只股票周跌幅超過10%,其中邁瑞醫療一周下跌23.79%。
值得注意的是,釀酒、醫藥板塊本周大幅走低,拖累大盤再度探底。白酒龍頭股貴州茅臺本周下跌近9%,股價周五創出年內新低。滬深300成份股中,周五竟然有5只跌停,分別是重慶啤酒、通策醫療、安圖生物、金域醫學、恒瑞醫藥。此外,山西汾酒周五下跌9.0%。
對于近期大消費板塊走軟,海通證券一分析師告訴記者,白酒、醫藥作為傳統的防御性板塊,在經過多年的上漲之后,業績增速有所放緩,隨著機構減倉力度加大,其中長期走勢也開始惡化,投資者不宜盲目搶反彈。
短期壓力顯現
盡管近期兩市成交額保持在萬億元之上,但大盤走勢卻步履蹣跚,重心明顯下移。除了題材股快速退潮因素之外,大盤新股發行上市對于市場資金面也構成較大壓力。
周五,中國電信上市,當天成交額超過201億元。公開資料顯示,中國電信成立于2002年,是中國領先的大型全業務綜合智能信息服務運營商。2021年上半年,中國電信營收和凈利潤增幅均達到兩位數,分別同比增長13.1%、27.2%。
記者注意到,在周五10:50之前,中國電信股價基本處于微漲狀態,盤中最低價為4.58元/股,而該股的發行價為4.53元/股。10:50之后,該股出現明顯異動,盤中一度出現臨停,當天最大漲幅接近44%,收盤報收6.11元/股,當日漲幅為34.88%。但在中國電信A股上市首日,中國電信H股卻下跌4.78%,報收2.790元/股。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電信周五上市后對于權重股影響還是頗大,特別是對于傳統藍籌股造成了“抽血”效應。如果下周一該股大幅低開,對于短線資金的殺傷還是不容小視。
8月18日晚間,中國移動發布公告稱,公司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申請材料已獲得證監會受理,這預示著中國移動或會在不久的將來實現A股上市。與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的中國電信一樣,中國移動同樣屬于巨無霸企業。根據招股書顯示,這次中國移動擬公開發行不超過9.65億股的A股股份,不超過本次發行后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的4.5%,擬募資約為560億元。
對于“巨無霸”公司紛紛回歸A股上市,上海某私募基金經理成斌認為,短期可能造成市場“失血”,對于傳統藍籌而言是利空,在目前存量資金博弈的市場中,機構不得不拆東墻補西墻。
調整走勢或延續
面對近期市場疲弱,業內人士認為,短期市場或繼續探底走勢,操作上應注意控制風險。
國泰君安高級經理薛先生告訴《大眾證券報》記者,盡管今年以來股指跌幅不大,但有不少股票翻了幾番,機會還是不少的。不過投資者應注意板塊輪動的節奏,題材股漲得快,往往跌起來也很猛。近期白酒、醫藥龍頭股紛紛破位下跌,不排除是機構調倉行為,畢竟它們前幾年累計漲幅過大。目前而言,周期性板塊仍是首選。至于大盤,中短期或繼續探底走勢,滬指3300點一線有較強支撐,而3500點之上則是壓力重重。
川財證券分析師陳靂認為,當前處于中報密集披露期,部分板塊近期股價漲幅已經提前透支了業績的增長,因此近期經常出現了中報披露業績增長良好,股價卻下跌的情形。因此當前策略依舊是尋找“低位補漲”板塊,關注國家戰略支持且板塊處于低位、安全邊際較高的方向。
記者 湯曉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