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年內籌劃融資超千億元
2021年以來,多家券商啟動再融資,擬募資總額超過千億元,其中湘財股份、中信證券、中泰證券、國聯證券籌劃協議收購、吸收合并事項。中信證券等4家券商配股擬募資額合計不超過613億元。市場人士認為,券商為積極把握資本市場發展機遇,提升自身競爭力,通過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或其他融資方式可以進一步增強資本實力。
券商融資需求扎堆
8月10日,國金證券發布定增公告,公司擬募集資金總額60億元,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數量不超過7億股。扣除發行費用后,全部用于資本中介業務投入、證券投資業務投入、向全資子公司增資、信息技術及風控合規投入和補充營運資金及償還債務。
長城證券近日拋出了不超100億元的定增預案,新三板掛牌券商粵開證券拋出了不超150億元的大額定增預案。至此,今年以來,已有國聯證券、國海證券、東興證券、長城證券、粵開證券等多家券商拋出定增方案,擬募資額合計近500億元。
從定增募資投向來看,長城證券擬投入不超過50億元用于資本中介業務、不超過25億元用于證券投資業務、不超25億元用于償還債務。粵開證券則擬投入不超60億元用于投資交易類、不超40億元用于信用交易業務、不超10億元用于資產管理業務、不超40億元用于償還次級債及其他債務。
西部證券今年完成定增,足額募資75億元,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陜投集團直接參與了認購。年內已實施定增的浙商證券、天風證券兩家上市券商的大股東均未認購。從最終募資額來看,浙商證券、天風證券預計募資額分別為100億元、128億元。
今年通過短期融資券、公司債券累計融資金額160億元的廣發證券,近日再次發布公告稱,公司擬發行第二期公司債券,規模不超過90億元。此前,廣發證券獲得證監會許可,同意公司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面值總額不超過500億元公司債券的注冊申請。上述債券,采取分期發行的方式,其中第一期發行債券面值55億元,第二期公司債發行債券面值不超過90億元,剩余部分自證監會同意注冊之日起二十四個月內發行完畢。根據廣發證券公告,公司第二期公司債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擬將不超過70%的募集資金用于償還到期債務,剩余部分擬用于補充營運資金。
首家外資獨資券商獲備案
另外,今年7月以來,市場日成交額持續保持萬億元以上規模,交投活躍,但市場波動加劇。從監管周期來看當前政策保持寬松,為券商展業提供良好政策環境;傳統券商股2019年來行業盈利能力進入向上修復階段,同期PB估值中樞并未隨之持續抬升,PB和ROE的缺口不斷放大為行業估值修復孕育充足空間。
“當前券商股價驅動力在于高景氣和低估值的錯配在財富管理催化下的修復,建議持續關注大財富管理業務收入利潤占比較高的廣發證券、東方證券,廣發證券2021年分類評級重回AA,負面監管風險基本出清。”興業證券孫寅認為,從長期來看,財富管理或將成為券商穿越市場周期的力量,行業投資將從追求彈性演繹至追求成長性,重點推薦中報業績高增長、二季度公募基金保有份額繼續提升的東方財富,建議關注中金公司。
需要提及的是,8月6日,摩根大通宣布,證監會已對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控股股東——摩根大通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受讓5家內資股東所持股權,成為摩根大通證券(中國)唯一股東的事項準予備案,意味著摩根大通證券(中國)將成為中國首家外資全資控股的證券公司。
“準許外資開拓中國證券市場給國資券商帶來了挑戰,但長期而言有利于深化資本市場對外開放,促進券業良性競爭。內資券商在客戶了解度等方面具備本土優勢,可積極向外資券商學習先進經驗,不斷提高自身服務水平,把握住鯰魚效應下的良好機遇。”東北證券王鳳華認為,長期看好國內龍頭券商在打造航母級券商過程中孕育的并購整合投資機會。當前非銀板塊雖具備低估值優勢,但不具備持續向上進攻的條件,對當前市場風格由核心資產向成長價值轉移的判斷觀點不變,防守標的中關注基本面扎實、財富管理轉型成效顯著、受益于政策催化的證券公司。重點關注受益于資本市場改革的龍頭券商中信證券、中金公司,財富管理、資產管理實力突出的證券公司廣發證券、興業證券等。
投資策略上,國盛證券馬婷婷分析認為,繼續看好券商板塊高景氣、長邏輯之下的表現。當前板塊估值1.66倍,處于近五年53.6%的中分位水平,估值略有回升,但頭部券商中海通、國君等仍處在近五年20%的低分位水平。當前市場交易仍較為活躍,流動性邊際寬松,板塊短期表現有望延續。券商中報業績向好,整體業績實現較快同比增速,對基本面有明顯支撐,估值具備性價比,長期來看財富管理主邏輯持續驗證,打開估值向上空間。考慮當前的估值水平、業績支撐、市場環境改善以及長期增長空間,繼續積極看好財富管理大邏輯下券商板塊的投資機會。
記者 張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