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售解禁當日 科思股份股東即宣布巨量減持
本周四是全球化學防曬劑龍頭企業科思股份(300856)IPO上市一周年紀念日。也就在這一天,公司迎來了首批IPO前發行的股份解除限售,這批股份數量為106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9.39%。當晚,合計持有768萬股限售解禁股的股東宣布將減持不超過677.28萬股,不超過公司總股本6%。
投資十年獲益四倍多
科思股份周四晚間發布公告稱,合計持有76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6.8037%)的公司股東丹陽盛宇丹昇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下稱“丹陽盛宇”)及一致行動人南京盛宇瑞和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合伙企業(下稱“盛宇瑞和”)、上海盛宇黑科創業投資中心(下稱“黑科投資”)、上海恒毓投資中心(下稱“恒毓投資”)計劃以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合計不超過677.28股(不超過公司總股本6%)。丹陽盛宇、盛宇瑞和、黑科投資及恒毓投資均為上海盛宇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上海盛宇”)管理的私募基金。
“按照現行減持規定,它這個減持基本是持股5%以上股東能頂格減持的比例了。”一市場人士告訴《大眾證券報》記者。記者查閱科思股份《關于公司設立以來股本演變情況的說明》發現,上海盛宇管理的私募基金所持科思股份可以追溯到2011年12月。其時,科思股份吸收江蘇丹昇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南京寧昇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作為新股東各新增注冊資本384萬元,每1元注冊資本對應的增資價格為8.75元。2017年8月,丹陽盛宇原價承接了江蘇丹昇的股份;2017年12月,盛宇瑞和、黑科投資及恒毓投資原價購買了南京寧昇所持股份。這兩次股權轉讓系由于相對應的基金臨近到期清算而進行的轉讓。
科思股份7月22日報收于46.07元/股,相較于8.75元/股的入股價,上漲426.51%。也就是說,上海盛宇管理的私募基金所持科思股份十年內增值了四倍多。“投資十年增長四倍多,年化收益率15%左右,收益率還行。作為基金,IPO上市后解禁減持是個良好的退出通道。”該市場人士表示。
股價重挫創一年新低
就在發布上海盛宇管理的私募基金減持公告的同時,科思股份還發布了一份更正公告。更正公告的內容是7月21日披露的《首次公開發行前已發行股份上市流通提示性公告》中持有192萬限售解禁股的股東高仕軍“質押192萬股,該部分股份解除質押后即可上市流通”中的“質押”被錯誤披露為“司法凍結”。
“質押與司法凍結結果一樣,股份不能賣。但原因天壤之別,一個是正常的財務運作,一個則是吃了官司、可能陷入財務泥淖了。”上述市場人士說。對于錯誤更正,科思股份未給出原因,只是表示:“公司將進一步強化信息披露編制和審核工作,提高信息披露質量。為此給廣大投資者帶來的不便深表歉意。”
有意思的是,高仕軍的192萬股源自于上海盛宇。2012年7月5日,上海盛宇向科思股份出資1680萬元,其中192萬元計入注冊資本,1488萬元計入資本公積。因此,對應的每1元注冊資本的價格為8.75元,與江蘇丹昇、南京寧昇增資價格相同。大約五年后的2017年6月23日,高仕軍與上海盛宇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以每股12.44元的價格受讓了上海盛宇持有的192萬股。從8.75元到12.44元,五年的時間上海盛宇這筆投資增值42%,相比較如今四倍多的IPO退出收益則相形見絀。
抑或是與限售解禁即將來臨、股東減持套現壓力大有關,進入2021年后,科思股份股價走上了“跌跌不休”之路。23日,受股東減持消息影響,科思股份跳空低開、一路走低,收盤大跌逾9%、報收于41.9元/股,這一收盤價是除2020年7月22日科思股份上市首日外的股價新低。
丹陽盛宇等股東為何大手筆減持?公告中披露差錯是何原因?記者就此致電科思股份,然而公司總機轉分機后無人接聽。 記者 蔡方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