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股掀漲停潮 鋰行業供需緊張愈演愈烈
本報訊(記者 劉揚)鋰電概念股現漲停潮。21日,中礦資源、天齊鋰業、贛鋒鋰業、盛新鋰能、融捷股份、江特電機、西藏礦業出現漲停,天華超凈漲超10%,永興材料漲近9%,雅化集團和比亞迪漲超6%。其中,天華超凈、中礦資源、天齊鋰業、贛鋒鋰業、盛新鋰能、西藏礦業創歷史新高。
據百川數據顯示,上周工業級碳酸鋰報價為8.3萬元/噸,較前一周上漲1.2%;電池級碳酸鋰報價8.9萬元/噸,較前一周上漲1.1%;電池級氫氧化鋰粗粒報價為9.8萬元/噸,較前一周上漲4.3%;電池級氫氧化鋰微粉報價為10.3萬元/噸,較前一周上漲5.1%。
實際上,近期上市公司頻頻加碼鋰電池產業鏈項目。比如,富臨精工21日發布公告,公司子公司江西升華與四川綠然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射洪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經友好協商,就江西升華擬在射洪西部國際技術合作產業園投資新建年產6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該項目為規劃新增年產25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的第一期,預計總投資額為人民幣106000萬元。
而今年4月百川股份公告表示,全資孫公司寧夏百川新材料,擬投建年產2萬噸磷酸鐵、6000噸磷酸鐵鋰產品項目。項目總投資4.45億元。
除了布局正極材料,電解液環節亦是上市公司的布局重點。比如,多氟多于7月16日公告將進行電解液相關材料的大幅擴產,包括100000噸六氟磷酸鋰及40000噸雙氟磺酰亞胺鋰(LiFSI)和10000噸二氟磷酸鋰項目。
此前6月永太科技發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邵武永太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擬以自籌資金7.94億元,投資年產2萬噸六氟磷酸鋰及1200噸相關添加劑和5萬噸氫氟酸產業化項目。此外,天賜材料亦發布公告,全資孫公司池州天賜擬使用自籌資金投資建設年產15.2萬噸鋰電新材料項目,項目總投資10.4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巨頭爭相鎖定供給則確認了六氟供需緊張的情況。多氟多于上周五公告簽訂的銷售合同包括比亞迪6460噸、孚能1700噸和EnchemCo.,Ltd.1800噸,合同執行時間截止到2022年12月,結合前期天賜與寧德協議來看,各家頭部廠商都在積極鎖定六氟供給。
“2021年下半年是近幾年鋰行業供需最緊張的一段時間。需求端,電動車爆款車型頻出和美歐的新能源政策刺激,市場不斷上修下半年的鋰電需求,目前預計下半年鋰電需求環比上半年增加50%左右,鋰電需求逐季逐月抬升。”國君有色首席分析師鄔華宇分析認為,反觀供給端,由于短期供給剛性,下半年剛好遇上新增供給釋放真空期,不管是資源端還是鋰鹽冶煉廠,2021年三、四季度供給基本持平二季度,鮮有增量。
鄔華宇表示,生產企業庫存低位,下游正極材料有一定安全庫存但也不多。同時考慮下游大幅的投產周期,30萬噸磷酸鐵鋰和20萬噸三元正極新產能釋放,以此帶來的對鋰鹽提前備貨需求,相信下半年鋰鹽供需逐月趨緊,鋰價將進一步抬升。“鋰行業供需緊張將愈演愈烈,鋰行業在下半年或進入硬短缺,隨著下游企業鋰的采購量增加,下游對采購的態度將從正常采購到補庫到搶貨的演變,而供需的緊張程度和鋰價變化是非線性的,調高下半年鋰價預測至歷史前高18萬/噸。”
國盛證券則指出,經2018-2020年因鋰價波動引起的行業洗牌后,鋰資源寡頭格局凸顯,不具備資源稟賦的鋰鹽企業恐將面臨原料供給掣肘,產品品質與生產穩定性或受潛在影響,鋰鹽加工端面臨分化重整。而終端新能源高鎳化趨勢明確,對氫氧化鋰需求日益走高,具有資源加工一體化的企業可以憑借上下游一體化的業務架構,于原料端可保障原材料品質、壓縮成本,于加工端可進一步精進加工工藝、進行差異化產品研發,將價值鏈繼續向高端化延伸。原料端布局與垂直一體化戰略內在價值凸顯,建議關注具有資源加工一體化優勢的企業。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