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邏輯“打底” 科創板將成市場主攻方向
在經過上周休整后,本周科創50指數再度迎來上漲。根據Wind統計,本周科創50指數上漲4.07%,特別是本周四科創50指數大漲4.77%,創出今年單日漲幅之最,市場對科創板關注度持續提高。
科創板關注度持續提升
近日科創50指數持續走好,科技股表現搶眼。本周科創板個股漲幅超過20%的分別為樂鑫科技、中微公司、芯朋微、歐科億、恒玄科技和芯原股份,此外,華潤微、芯源微、銀河微電等亦漲幅超過15%。
伴隨著偏寬松的流動性環境及“百年慶典”帶動下的風險偏好提升,市場對處于低估值分位的科技板塊關注度持續增加。5月以來,相對全部A股,科創板取得5.4%的超額收益。
當前科創板中,信息技術產業市值占比近50%,一季度營收占比達42%,主要包含半導體產業鏈、計算機軟件、通信物聯網等數字經濟板塊;其次為生物產業,聚焦高端醫療器械、創新藥研發及生物制品,市值占比約30%,一季報營收占比16%;第三則是高端制造裝備產業,市值占比約10%,與一季報營收占比相當,主要涵蓋高端精密制造設備、新能源發電設備及運輸設備等。
“科創板三大主要產業代表著未來中長期社會經濟的發展方向,且發展趨勢已逐步走向明朗化。”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分析認為,相比發達國家,三大產業發展仍處起步階段但已有一定規模,產品仍處于滲透率快速提升的高速成長期。在長期需求確定的情況下,技術成熟后帶來的需求空間進一步打開,以及企業實現業績兌現,僅僅是時間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1日,中證指數公司發布科創板及創業板第一只跨市場指數——科創創業50指數,引起了市場的高度關注。在行業分布上,科創創業50指數成分股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戰略新興行業,凸顯了科創板和創業板注重創新驅動的板塊特征。6月15日,首批跟蹤科創創業50指數的ETF獲批。
四大邏輯支撐走勢
目前來看,科創50指數月K線已經三連陽,未來怎么看科創板的走勢?
“隨著科創板在估值、可投資性以及流動性環境方面不利因素的轉變,板塊資產質量和投資價值將繼續提升,近期確是中長線資金布局科創板的黃金時期。”陳果進一步分析認為,短期可受益于流動性環境與風險偏好,配置重點應更多集中于業績確定、景氣高的細分板塊,如半導體、新能源車產業鏈相關、創新藥及軍工制造設備等,以及注重對于高成長性優質標的的精選;中長期來看,科創板資產符合產業及經濟發展大趨勢,且伴隨著利率與潛在經濟增速的同步下移,或已現“黃金布局點”。
東北證券發布策略觀點指出,科創板關注度明顯回升,可從四個維度考慮配置。
一是基本面景氣向上,科創板行業分布以電子和醫藥為主,多數公司處于成長期,業績彈性較高,2021年一季度盈利較2019年一季度復合增速31.17%,遠高于全部A股的12.89%;二是估值性價比凸顯,目前289只科創板個股中,有169只被機構覆蓋,其中未來2年盈利對應PEG在1倍以下的高達105只;三是機構配置尚低,當前主動偏股型基金對科創板的超配比在2021一季度達到歷史低位的5.26%;四是政策催化不斷,近年集成電路和生物醫藥產業政策密集覆蓋,注重研發企業受益明顯,而科創板企業研發費用率遠高于平均水平四倍以上,政策紅利有望持續。
國盛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啟堯分析指出,“長期看,科創板不僅將受益于產業需求的持續擴張,還將受益于技術進步的推動,業績高增有望更具可持續性。著眼未來,利率邊際上行,資金增量放緩,驅動場內資金由‘躺平’轉向‘內卷’,業績高增長將成為資金博弈的挖掘重點,而聚焦長期硬核賽道的科創板預計將成為市場主攻方向。” 記者 劉揚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