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應用有望進一步擴大
自1986年3D打印技術概念提出,區別于傳統減材、等材制造,3D打印通過快速成型技術,生產上具有優化產品結構、節約原材料和節省能源等優點,極大地提升制造效率,同時實現“設計引導制造”理念。經過30多年的技術迭代與產業化,3D打印已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醫療器械、建筑、汽車、能源、珠寶設計等領域。
作為革命性制造技術,3D打印獲得全球主要經濟體政策與資本扶持,雖然我國3D打印產業起步較晚,但對于行業的扶持政策發力迅速,《中國制造2025》等一系列產業政策描繪增材制造行業的發展路線圖。同時,在行業標準體系上,各個國家均對3D打印行業出臺相應標準體系,規范行業發展方向。
自2013-2020年,全球3D打印產值增長近4.2倍,到2020年達到126億美元。預計2020-2026年間將保持20%的年均復合增幅,到2026年有望達到372億美元。2016-2019年,我國的3D打印產值增長一倍,2019年產業規模為157.5億元,較2018年增加31.1%。
2020-2025年,我國打印行業產值有望從208億元增長到635億元,年均復合增速20%以上。3D打印經歷產品新、質量差、專攻研發與技術改進的“負盈利”導入期,目前部分技術較為成熟、銷量攀升、市場份額擴大,符合成長期的特征。根據波特的行業生命周期理論,3D打印行業正處于技術導入期至快速成長期轉變過程。
隨著核心專利的退出,3D打印市場的活力已經得到激發,同時以金屬、新材料為原料的3D打印技術將成為行業布局重點,預計航空航天、汽車工業、醫療齒科三大領域將是3D打印未來重點應用領域。
投資建議>>>
3D打印行業將從技術導入期進入快速成長期,在此過程中,下游航空航天、汽車工業、生物醫療行業應用有望率先迎來爆發點。建議關注布局3D打印全產業鏈鉑力特、以及布局3D打印金屬粉末原材料的楚江新材、銀邦股份、亞太科技。 西部證券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