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50指數周漲幅創一年來新高 科技股春天悄然來臨?
沉寂多日后,本周科創50指數迎來爆發。根據Wind統計,本周科創50指數上漲5.39%,創出自2020年4月18日以來周漲幅最高。同時,本周漲幅排在去年以來科創50指數所有周漲幅的第九位。
成交量、成交額三連漲
本周科創50指數以5.39%的漲幅領漲其他指數。從周成交量來看,科創50指數成交連續三周環比上漲。其中,5月7日當周957.86萬手,5月14日當周為2357.46萬手,5月21日當周為3216.91萬手,本周成交5789.50萬手,僅次于2020年7月17日當周的5033.98萬手;此外,成交額亦呈現環比上漲的態勢,本月每周分別為573.64億元、1227.16億元、1531.61億元、1770.56億元。
科創50指數成份股方面,安集科技、昊海生科、容百科技本周漲幅居前,分別為24.95%、22.38%、21.04%;此外,嘉元科技、清溢光電、航天宏圖、虹軟科技、華熙生物、滬硅產業累計漲幅超過10%。同時,天奈科技、樂鑫科技、中微公司、瀾起科技、南微醫學、晶晨股份、華潤微、孚能科技、澤璟制藥、方邦股份的周漲幅跑贏同期科創50指數。
實際上,非科創50指數成份股的表現更為搶眼。所有科創板公司中,本周漲幅第一的是龍軟科技,漲幅為57.76%;佳華科技周漲幅為35.43%;博眾精工、萊伯泰科、艾隆科技、康拓醫療、阿拉丁周漲幅均超過25%。這其中,博眾精工、康拓醫療均為今年5月上市次新股。
通過Wind進一步統計,本周漲幅超過10%的科創板公司共計有44家。從行業屬性來看,集中在電子、計算機、機械設備和醫藥生物這四大行業。
科技股最悲觀時候已過
此前科創板流動性頗受爭議。根據廣發證券的統計,2020年初至今,共有178家出現過低流動性(月度的日均成交額小于5000萬元)情況,共性特征包括以下四點:
第一,業績表現不佳。去年二季度至今年一季度,低流動性股票營業收入及歸母凈利潤均值均弱于科創板整體。第二,市值較小。5月至今低流動性股票平均市值為47.62億元,科創板整體為143.26億元。第三,機構持股占比低。去年二季度至今年一季度,低流動性股票機構投資配比始終不及均線。第四,非科創主流行業更容易出現低流動性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3月科創50指數日均成交額持續下跌,4月開始回調,5月至24日均成交額為277.70億元,較年初下降了22.44%。今年1-3月科創板成交額占全部A股比例持續下降至2.69%,4月起開始回升,5月至24日恢復至3.31%,科創股流動性邊際回暖。
那么,本周科創板的表現是否意味著科技股的春天已經來臨?“實際上,從熱景生物的炒作開始,市場對科創板的關注度就開始提高,每周都有零星科創板股的表現突出。目前來看,還不能完全說科技股的春天來了,但是經過此前充分的調整,科創板迎來了反彈機會,可以簡單理解為差異化復蘇。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未來會出現科技股上漲的持續性?!?8日,中郵證券研發部副總經理、首席策略分析師程毅敏在接受《大眾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道。
寧波聚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巫清登在接受采訪時認為,“科技股最悲觀的時候已經過去,可以關注起來了,但是系統性機會也不會有,未來一兩年都是結構分化,景氣度和估值平衡下的結構性機會?!?/p>
浙商證券策略分析師王楊則指出,對科創板而言,產業基礎決定其牛市方向,宏觀背景影響其運行節奏。展望后續,三季度是科創板系統啟動的拐點,業績是其核心驅動因素,剩余流動性拐點是催化劑。記者 劉揚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