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規高效執行運作 今年以來A股退市股增至14家
距離退市新規落地已接近半年時間,2021年以來新規威力盡顯。截至目前,滬深兩市已有10家公司在今年1月29日至5月12日期間先后退市。另外在5月25日又有*ST鵬起、*ST富控、*ST信威、*ST歐浦四家上市公司即將退市。業內人士表示,退市制度的高效運作,有效強化了市場的優勝劣汰。
退市新規盡顯威力
2020年12月31日,滬深交易所正式發布了新修訂的《上交所股票上市規則》《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等針對上市企業退市的多項規則。在原有退市指標體系的基礎上,規則修改進一步完善了退市指標、明確了退市風險警示股票交易限制并且完善了退市整理期安排。
據Wind統計,今年以來,滬深兩市已經有營口港、退市剛泰、退市金鈺、*ST航通、*ST宜生、*ST成城、天夏退、退市工新、 長城退、退市秋林10家公司陸續在1月29日至5月12日退市。具體退市原因包括吸收合并、股價低于面值、連續三年虧損。
在面值退市股中,*ST天夏在今年1月7日的收盤價格為0.67元,其連續16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格低于1元面值,提前四個交易日鎖定面值退市,成為2021年首家面值退市公司。
需要提及的是,退市新規對退市整理期制度進行了完善,縮短了退市整理期交易時間,將退市整理股票的交易時長縮短至15個交易日。同時,退市新規也放開了退市整理股票首日漲跌幅限制。
比較罕見的是,同一天,四家公司終止上市。5月25日,*ST歐浦、*ST信威、*ST鵬起、*ST富控四家先后發布關于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公告。其中,*ST歐浦、*ST鵬起、*ST富控三家公司股票自2021年6月2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ST信威根據公司股東大會決議,公司股票被作出終止上市決定后將不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加上已經退市落地的公司,今年已有14家公司鎖定退市。
1999年來退市股增至近140家
上述四家公司中,*ST信威在5月25日被上交所宣布了股票終止上市的消息,摘牌日期定為2021年6月1日。因2017年、2018年、2019年連續3年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值,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股票已于2020年5月15日起暫停上市。2021年4月30日,公司披露了經審計的2020年年報,公司實現凈利潤-33.84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147.11億元,致同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2020年度財務會計報告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另據Wind統計,自1999年7月12日以來,滬深兩市已有136家公司退市,加上*ST歐浦、*ST信威、*ST鵬起、*ST富控提前鎖定退市,退市公司將增至近140家。
具體來看,1999年退市公司數量為1家,2001年3家,2002年7家,2003年4家,2004年、2005年和2007年每年均為10家,2006年13家,2008年減少至2家。2009年至2011年退市公司數量連續三年減少,數量分別是5家、4家、3家。2012年退市公司3家,2013年6家,2014年和2016年均為1家,2015年7家,2017年和2018年均是5家,2019年退市數量反彈至10家。2020年是近11年以來退市數量最多的一年,全年共有16家公司完成退市工作。而2021年前5個月,兩市已有14家公司鎖定退市。
“目前‘殼資源’在A股仍有一定的價值認同基礎,面對‘保殼’的阻力,退市新規的高效運作需要理性市場驅動,注冊制的推行或使此問題迎刃而解。”開源證券分析師孫金鉅預計,注冊制的推進將繼續加速尾部公司邊緣化的趨勢,從而減小退市新規運作的阻力。而退市制度的高效運作,將強化市場的優勝劣汰,反過來為注冊制深化改革提供保障,最終形成資本市場的正反饋。記者 張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