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瑞股份:國內微電子化學品龍頭
晶瑞股份(300655)是國內技術領先的微電子化學品生產企業,產品主要面向半導體材料和新能源材料兩個大方向,包括超凈高純試劑、光刻膠、功能性材料、鋰電池粘結劑和基礎化工材料等等。公司在微電子化學品生產領域深耕多年,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和核心技術:在光刻膠領域,公司規模生產光刻膠近30年,光刻膠規模國內第一,正啟動高端光刻膠研發工作;超凈高純試劑方面,公司是國內唯一同時攻克雙氧水、氨水和硫酸G5等級的企業;在鋰電池材料領域,公司CMCLi粘結劑生產線順利落成并實現量產。截至2020年末,公司及下屬子公司共擁有專利72項,其中發明專利45項。
從2017年上市以來,公司盈利能力呈現逐年提升趨勢,營業總收入從2017年的5.35億元增長到了2020年的10.22億元(CAGR為24.13%);而其歸母凈利潤從2017年的3618萬元增長到了2020年的7695萬元(CAGR為28.61%);總資產從2007年的9.12億元增長到了2020年的20.83億元(CAGR為31.69%)。
壁壘極高的超高純化學品是半導體制造核心材料,國產替代空間巨大。隨著上游制造產能提升,電子化學品需求穩步提升。同時電子化學品同樣是技術壁壘很高的核心卡脖子環節,國產替代需求迫切。目前國內中低端產品已經部分實現進口替代,高端產品亟待突破,優質龍頭有望逐漸打破歐美、日韓企業的技術封鎖。隨著國內技術突破,配套產業鏈的升級完善,未來微電子化學品的進口替代趨勢愈加明顯,國產替代存在巨大空間。
KrF光刻膠完成中試,晶瑞股份深度受益于光刻膠國產替代進程加速。公司承擔并完成了國家重大科技項目02專項“i線光刻膠產品開發及產業化”項目,擁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光刻膠生產線,產品已經達到國際中高級水準,高端KrF光刻膠完成中試,未來幾年有望實現量產導入;ArF高端光刻膠研發工作已啟動,并于2020年下半年購買ASML1900Gi型光刻機設備,能夠實現90-28nm芯片制程的ArF(193nm)光刻膠可以滿足國內集成電路產業關鍵材料市場需求。國內光刻膠市場在下游應用需求不斷增長的情況下,國產替代加速,而公司有望受益于本土化的產業鏈配套優勢在進口替代的過程中實現業績的快速增長。
公司超凈高純雙氧水持續放量,半導體級高純硫酸建設持續推進。公司超凈高純試劑主要產品高純雙氧水、高純氨水和高純硫酸是半導體用量最大的化學品,其品質可達SEMI最高等級G5。幾大產品協同使公司在半導體用超凈高純材料領域確立了優勢地位,公司在超凈高純試劑產品領域國內市場份額約6%左右,在國內供應商中處于領先地位,已投產主導產品也獲得中芯國際、華虹宏力、長江存儲、士蘭微等國內知名半導體客戶的采購。公司半導體用雙氧水剛進入批量生產階段,2020年半導體用雙氧水高速增長季度復合增長率達到了39.77%。目前高純雙氧水3.5萬噸滿產滿銷;一期年產3萬噸半導體級高純硫酸技改項目建設完工(5月12日公告),二期6萬噸產能規劃也在穩步推進,未來有望給公司業績帶來穩定增長。
鋰電池材料布局逐漸完善,產品結構改善,下游鋰電池需求穩步增長。公司鋰電池材料主要產品包括CMC等鋰電池粘結劑以及NMP(N-甲基吡咯烷酮)、電解液等,主要客戶包括比亞迪等知名動力鋰電池生產廠商。而且根據新材料在線預計,晶瑞股份的鋰電池粘結劑國內市場占有率高達40%以上。此外,公司已經完成載元派爾森100%股權的收購,由此進入了三星環新的供應體系。公司正在加大在鋰電池電解液方面的開發研究,尋找新的突破。未來隨著全球鋰電池的需求穩步增長,特別是動力電池的需求的快速增長,鋰電池材料的需求也逐步走高,公司有望在鋰電池材料領域保持持續增長。
新時代證券表示,微電子化學品行業正處于高景氣狀態,公司在行業中處于具備技術優勢的領先地位,光刻膠取得突破,超凈高純雙氧水打破國外壟斷,產品技術等級和產能的提升將為公司實現進口替代提供有力保證。預計公司2021-2023年EPS分別為0.56元、0.73元和1.13元,首次覆蓋給予“強烈推薦”評級。
國元證券表示,隨著國產半導體和面板產業鏈格局轉變,配套國產材料供應體系有望加速發展,基于公司技術積累、與頭部客戶深度合作關系以及產能規模化優勢,未來有望持續受益。預計2021-2023年公司歸母凈利潤為1.03億元、1.68億元和2.42億元,維持“買入”評級。
光大證券表示,公司半導體級高純硫酸項目的建成,提高了公司的技術優勢和核心競爭力,完善我國半導體材料產業鏈,有力推進我國高端半導體材料的國產替代進程,為公司提供巨大的成長空間。預計公司2021-2023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12元、1.60億元和2.16億元,維持“增持”評級。
記者 劉希瑋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