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科技賦能 拉卡拉當好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增值的排頭兵
作為國內領先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拉卡拉(300773)近年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以黨建工作為抓手,進一步夯實企業發展根基,圍繞“支付生態、科技SaaS、新零售”三大戰略業務,構建多維度商戶服務體系,加速技術創新,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黨建引領
業績連續六年高增長
拉卡拉成立于2005年,是國內領先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公司專注于以支付為切入,整合信息科技,服務線下實體,全維度為中小微商戶經營賦能。
拉卡拉于2016年成立了黨支部。拉卡拉集團黨委書記唐凌介紹,彼時黨員僅3人。回想起最初在公司“扛著黨旗找黨員”的日子,唐凌感慨道:“當時我們非常堅定地要把公司的中堅力量組織起來,目標是把核心員工發展成黨員,把黨員發展成為核心員工骨干。”
在黨支部的宣傳號召下,截至目前,拉卡拉在冊黨員數160余人,流動黨員200余人,公司在職的黨員數400余人。唐凌表示,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拉卡拉的使命是“為消費者創造價值,與創造者分享成果”。企業的使命,就是黨建初心的具體化。
目前,拉卡拉積極參與“十四五”規劃重點提及的數字經濟建設,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支付不僅是社會數字經濟建設的基礎設施,還是新經濟業態的創新沃土。拉卡拉董事長孫陶然表示:“拉卡拉不僅是支付,更是商戶和服務”。拉卡拉要以支付為紐帶、以科技為平臺,通過SaaS及各種系統把金融機構、銀行、商戶等各方的人、貨、場連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支付、科技、新零售”等多維度的商戶服務體系,進一步滿足中小微商戶、企業的多元化經營需求,契合數字轉型的整體發展趨勢。“這是拉卡拉正在做以及未來三年要繼續做的事。”
企業的發展與黨建工作互相促進,黨的精神引導企業在正確的道路,實現良性可持續發展,進而推動黨建和企業發展互動雙贏。拉卡拉黨委充分調動黨員在各個部門各個崗位的積極性,為公司發展注入了創新活力。
拉卡拉去年年報顯示,2020年公司實現營收55.62億元,同比增長13.53%;凈利潤9.31億元,同比增長15.43%。凈利潤連續6年同比增長超過15%,近6年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達50%,保持了強勁的可持續發展勢頭。不久前披露的2021年一季報數據顯示,公司實現營收15.84億元,同比增長49.95%;凈利潤2.31億元,同比增長37.51%。
科技賦能
三大戰略板塊齊發力
當前, “兩區”政策為北京市海淀區加快制度創新、推動科技治理體制改革、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提供先行先試平臺,為區域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走在全國高質量發展最前列開辟新路徑。作為海淀區高新技術企業代表,拉卡拉將圍繞“支付生態、科技服務、新零售”三大戰略板塊,積極布局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外卡組織合作、科技服務、供應鏈運營等業務,搶抓行業發展新機遇,為公司未來打開新的業績增長空間奠定堅實的基礎。
首先,支付業務未來三大重點是: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及構建打通各類供應機構、拉卡拉、商戶三方的支付生態。作為首批與央行數研所簽署戰略協議的兩家支付機構之一,擁有先發優勢;全品牌卡組織收單服務能力、及健康快速發展的跨境支付業務都將助力公司撮合商戶、金融機構等各方,創造多元的商業機會和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在數字人民幣試點推廣之初,拉卡拉迅速響應監管部門號召,一方面快速落實監管部門工作部署,一方面搶抓市場機遇。公司第一時間成立由黨委書記掛帥的數字人民幣團隊,通過專班、專崗、專才“三專”的方式搭建研發團隊,高管帶頭上陣,集中業務、產品、技術骨干聯合攻關,業務團隊和產品、技術團隊高效融合、敏捷開發,快速迭代,三個月內攻克了技術難關,完成數字人民幣受理有關系統建設并投產運營,目前已具備數字人民幣交易全面受理能力。
其次,科技服務板塊則包括企業SaaS、商戶SaaS、跨境電商SaaS、金融機構SaaS等,解決商戶以及各類企業的資金管理、門店運營、營銷推廣、供應鏈管理等各種經營需求,解決跨境電商的跨境收付款、結售匯、合規風控的需求,幫助金融機構升級收單系統、風險管理系統,助其更好地服務小微商戶群體。
2020年,拉卡拉入局“新零售”,開啟了公司發展的第三條賽道,要用全供應鏈服務重構新零售,通過為零售店提供優質貨源,進一步促進支付業務與供應鏈、科技服務的深度協同,幫助商戶增效增收。2020年10月業務上線以來,市場滲透率已接近同業3年的水平。
拉卡拉表示,到2023年,公司要建立起支付、科技、新零售等多維度商戶服務體系,實現支付規模行業數一數二,跨境支付第一梯隊,產業互聯網科技平臺行業數一數二,新零售行業前三。
未來,拉卡拉將繼續促進黨建與業務、文化相互融合促進,實現黨建和業務發展雙輪驅動,并依托深厚的行業積累、發揮技術優勢,穩步推進戰略落地實施,多維度服務中小微實體經濟,當好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增值的排頭兵。
記者 張世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