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礦業(001203)掛牌上市,奮力前行
5月10日, 隨著鐘聲的響起, 內蒙古大中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中礦業”或“公司”;股票代碼:001203)正式在深圳證劵交易所掛牌上市了。公司本次公開發行的股票數量約為2.19億股,公開發行后的總股本為15.08億股。發行價格為8.98元/股,對應市盈率為22.99倍。本次發行募集資金總額約為19.66億元。業績財報顯示,公司2020年及2021年一季度業績穩步攀升,在掛牌上市以后,將借助資本市場,實現公司飛速發展,前景一片向好。

公開信息顯示,公司成立于1999年10月29日,注冊資本12.8906億元,所在行業為黑色金屬采選行業,主要從事鐵礦石采選、鐵精粉和球團的生產銷售以及機制砂石的加工銷售,主要產品為鐵精粉、球團、機制砂石。
亮眼業績,上市前的開門紅
2021年4月19日,大中礦業發布了一季度業績預告。公告顯示,公司預計2021年1-3月營業收入73,087.35萬元至80,780.75萬元,同比增長68.19%至85.8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31,052.29萬元至37,952.80萬元,同比增長468.04%至594.27%。實現了營收和凈利潤雙增長,迎來公司上市前的“開門紅”。
大中礦業在報告中指出,公司業績變化的原因主要歸結于兩方面:一是2020年同期子公司金日晟礦業因采礦證續期及新冠疫情影響停產,上年同期營業收入基數較低,今年1-3月該因素已經消除;二是受鐵礦石價格指數大幅上漲的影響,今年1-3月主要產品鐵精粉銷售價格預計大幅高于去年同期。
截至目前,公司擁有內蒙和安徽兩大礦山基地,經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備案的鐵礦石儲量合計52,245.28萬噸,TFe平均品位不低于28.87%的占比為80.04%。根據資料顯示,大中礦業2020年開采鐵礦石527.72萬噸,生產鐵精粉236.13萬噸,生產球團63.96萬噸。此次募資上市,公司將借助于資本市場,擴建現有礦山項目及150萬噸/年球團項目。安徽重新集鐵礦建成達產后,鐵礦石開采量將擴大到約1,500 萬噸/年,年產鐵精粉約500 萬噸公司,安徽球團項目達產后,球團生產規模將擴大到270萬噸/年,實現企業質的飛躍。
鐵礦儲量優勢,突顯行業地位
資料顯示,大中礦業已備案的鐵礦石儲量為52,245.28萬噸,約占全國查明儲量的6.13‰(根據原國土資源部發布的《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19)》,我國查明鐵礦資源儲量約為852.19億噸),在獨立鐵礦采選企業中具有較大的儲量優勢。
憑借多年積累的采選技術和豐富的礦產資源優勢,大中礦業已成為國內規模較大的鐵礦石采選企業,被評定為國家級綠色礦山企業、中國冶金礦山企業50強(排名第17位)。2020年12月,公司又被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評為第七屆冶金礦山“十佳廠礦”。
經過此次IPO募資,現有礦山擴建及新建礦山達產后,公司年開采原礦能力將達到1,500萬噸,可持續開采時間超過30年,而公司現有的探礦權范圍內鐵礦石儲量還將有所增加。豐富的礦產資源優勢,在公司行業地位進一步提升的同時,為公司后續飛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環保為天、綠色發展、安全第一,彰顯大企風范
大中礦業多年來秉承“環保為天、綠色發展”的企業文化,始終將綠色礦山發展理念貫穿于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全過程。在大力發展企業的同時,始終注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著力打造綠色、環保及智能化礦山企業。
公司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堅持貫徹落實企業秉承的文化。成立之初至今,多次被國家授予表彰:公司書記溝鐵礦和東五份子鐵礦先后被評為“第二批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和“第四批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2020年1月,上述兩礦被同時評為國家級綠色礦山;2020年12月,公司又被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評為第七屆冶金礦山“十佳廠礦”。
在安全管理方面,大中礦業始終突出“安全壓倒一切、事故否定一切”的管理思路,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機構,加強安全管理隊伍建設,秉承智能化礦山發展理念。近年來,又大力推行“機械化減人、自動化換人”的原則,全面推進機械化作業,用設備替代人工,降低作業人員安全風險,改善作業環境,提高作業效率。
近年來,大中礦業大力支持研發,持續進行技術創新,并大力推動信息化、自動化建設,在選礦方面實施高壓輥磨改造,在產業鏈上向下游球團進行延伸,在循環利用上開發廢石加工。不斷的技術革新,使得企業未來的發展得于持續穩定發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見證一個行業領軍企業的誕生。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