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規成本大幅增加 4月份57家公司違規被罰3907萬元
據Wind統計顯示,4月份滬深兩市有57家公司違規受罰,累計罰金額度為3907萬元,較3月份違規公司環比增加248.84%。需要提及的是,個股違規成本大幅增加,4月份僅一家公司被處以罰金超3000萬元。
違規成本明顯提升
從違規情況來看,這57家公司因為業績預測結果不準確或不及時、信息披露虛假或嚴重誤導性陳述、未依法履行其他職責、未及時披露公司重大事項等違規行為,被證監會、滬深交易所、生態環境廳、銀監會、保監會等處理人下發了的相關處罰。
其中,違規受到罰金處罰的公司為9家,罰金區間為30萬元至3512萬元不等。違規類型包括:未及時披露公司重大事項、業績預測結果不準確或不及時、信息披露虛假或嚴重誤導性陳述或其他問題;開出的處分涉及罰款、警告、責令改正、行政處罰。
個股方面,繼3月份廣東榕泰因財務造假吃到了一份千萬元級別的罰單后,又一家公司因涉嫌壟斷,被開出巨額罰單。4月28日,天藥股份收到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天藥股份以協議形式對醋酸氟輕松原料藥銷售市場進行劃分,并變更、固定醋酸氟輕松原料藥價格,排除限制了醋酸氟輕松原料藥銷售領域的競爭,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相關規定。屬于具有競爭關系的經營者達成并實施“固定或者變更商品價格”、“分割銷售市場或者原材料采購市場”壟斷協議的行為。對此,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889.79萬元,并處2019年度銷售額4%的罰款3512萬元,罰沒款4402.26萬元。
違規行為有望持續減少
今年3月份違規受罰的上市公司,累計罰金額度為1120萬元。而剔除天藥股份的罰金影響,4月份上市公司的違規情況進一步好轉,累計罰金額度為395萬元,較3月違規額度大幅減少。
對此,市場人士認為,新《證券法》、刑法修正案的實施,能夠切實提高證券違法成本、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有效震懾違法違規行為,同時有效維護市場秩序、推進注冊制改革、保障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實際上,早在2020年3月1日,新《證券法》正式實施后5個月,違規情況已明顯轉好。2020年8月至11月,違規公司罰金額度明顯下降:2020年8月的罰金額度為4517.13萬元,9月份受罰公司累計罰金為782萬元,10月罰金額度為630萬元,而11月罰金降至170萬元,罰金額度連續三個月環比下滑,同時也是該年單月罰金最低的一個月。2020年12月如果剔除銀保會對一家上市銀行5050萬元的處罰,12月份的罰金也只有448萬元。
“2020年3月1日新《證券法》實施,在A股市場上,過去一年多退市公司超過20家,相比同期,數量接近翻倍。此外,還有多家公司處在退市整理期,部分暫停上市的公司也存在退市風險。”廣東一證券維權律師表示,在注冊制的背景下,市場有進有出,形成良性循環,違規行為有望持續減少。記者 張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