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師兄”身價十連跌 上市豬企面臨“增收不增利”
本周,農業農村部及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多種農產品價格較今年3月出現持續下降,其中豬肉批發價格與今年3月下旬相比,環比下降11.9%。有消費者笑稱,“豬肉自由”或已指日可待。
生豬及豬肉價格同比環比雙降
農業農村部官網4月14日發布監測數據顯示,4月14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為121.5,較前一日下降0.57個點,“菜籃子”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為123.90,比昨天下降0.67個點。
在上述農產品中,豬肉的價格降幅尤為醒目。截至4月14日14時,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31.46元/公斤,較前一日下降1.3%。4月5日-4月11日,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生豬平均收購價格為24.1元/公斤,環比下降8.4%,同比下降29.6%。白條肉平均出廠價格為31.36元/公斤,環比下降7.6%,同比下降29%。
農業農村部數據統計顯示,2021年2月起,16省(直轄市)瘦肉型白條豬肉出廠價格總指數開始逐步下跌。截至4月14日,豬肉價格已連跌10周。
“豬肉自由”或指日可待
隨著生豬價格的下降,各地商超的豬肉價格也隨之走低,部分豬肉柜臺雖然未直接下調豬肉價格,但特價促銷的豬肉品類明顯多于以往,持續時間也更長。
《大眾證券報》記者在龍蟠中路某大型超市看到,多款豬肉產品都打出了促銷的字樣,帶骨豬小排、大排、五花肉、腿肉等冰鮮豬肉產品,每斤優惠幅度在6元-10元不等。生鮮平臺叮咚買菜則打出了“輕松實現豬肉自由”的促銷海報,300克裝的新鮮五花肉原價15.9元,現價12.7元;350克裝的帶皮豬前腿原價13.5元/盒,現價9.39元/盒。此外,豬肉絲、肉片、排骨等產品均有不同幅度的優惠。另一生鮮電商每日優鮮則直接將豬肉品類改名為“鮮肉降價”,帶皮腿肉、豬肉絲等眾多常見鮮肉產品均顯示“限時秒殺”的促銷價。
多家豬企一季報業績預減
豬肉價格的持續走低雖然給消費者帶來了實惠,但也讓多家上市豬企叫苦不迭。
天邦股份近日披露2020年業績快報以及2021年一季度業績預告,2020年公司實現營收107.64億元,同比增長79.2%,凈利潤32.45億元,同比增長3131.98%。2021年一季度,預計實現凈利潤1.91億元-2.38億元,同比下滑50%-60%。
公司表示,一季度業績下滑主要受出欄量高速增長、生豬價格低迷及出欄結構調整拖累所致。2021年一季度,公司累計生豬銷售110.18萬頭,同比增長114.48%;銷售收入30.38億元,同比增長87.26%;銷售均價30.38元/公斤,同比下降43.79%。
新希望一季報預告顯示,預計今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1.2億-1.8億元,同比下降88.94%至92.62%。正虹科技則預計一季度虧損擴大至470萬元-610萬元,上年同期虧損264.09萬元。
供需寬松成下跌主因
對于2月以來豬肉價格的持續下調,農業農村部信息顯示,受春節消費拉動影響,前期豬肉價格持續攀升,但春節過后豬肉訂單減少,消費需求相對下降,加之節日期間積壓的部分生豬集中出欄,造成豬肉市場供需寬松,價格下滑。
上市豬企3月出欄數據顯示,牧原股份、正邦科技和新希望3月分別實現生豬銷售283.3萬頭、103.82萬頭和85.39萬頭,同比增長142.34%、155.81%和215.44%。
對此,農業農村部預計,隨著部分地區價格跌破育肥成本線,養殖戶看空后市,出欄積極性提升,加之市場140公斤以上大體重生豬消化緩慢,生豬出現階段性供應過剩。同時,終端需求依舊疲軟,屠宰企業銷售壓力較大,豬肉價格出現持續下跌的情況。預計到今年6月份左右,生豬存欄量將會完全恢復到2017年的存欄水平。
記者 朱蓉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