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投資策略:順周期個股機會或優于成長股
今年4月以來,上市公司2020年年報及2021年一季報密集發布。對此,券商認為,從業績增速和市場估值水平來看,市場目前上升空間有限。不過,也有券商認為,在全球復蘇大背景下仍是周期價值優于成長,行業配置推薦順周期+大金融+碳中和的主線方向,但要關注行業邊際變化和估值收斂情況。
川財證券:基建進入旺季 關注改革主題
國資委企業改革局公布2021年工作安排中提出今年將深化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3月初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強調了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深化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從估值角度看,國有企業由于自身性質,大多數上市公司并未做市值管理,因此整體估值較低,有一定的估值優勢。
盡管2021年我國已不再安排發行抗疫特別國債,但地方政府專項債額度維持3.65萬億的高位,疊加去年財政余款仍具規模,年內基建投資有望迎來有效支撐;從各省市公布的重點項目名單中可以看到許多涉及民生的機場、高速、鐵路項目,包括一些具備區域特色的基建項目。整體來看,在去年疫情下一些延遲的項目今年將密集開工,有利于基建企業訂單和業績的提升;宏觀資金投向看,企業中長期貸款多用于固定資產投資,如制造業設備更新、項目改建擴建,關注工程機械行業。
山西證券:復蘇交易繼續演繹
A股市場將延續寬幅波動、結構調整格局,中短期相對均衡但趨勢偏弱。市場風格復蘇邏輯有所弱化,抱團板塊性價比有所回升,3月PMI證偽經濟復蘇弱化。在全球復蘇大背景下仍是周期價值優于成長,行業配置推薦順周期+大金融+碳中和的主線方向,但要關注行業邊際變化和估值收斂情況。
底倉保持相當比例的穩健品種配置,包括前期推薦的銀行保險,還有近期持續推薦的公用事業,估值相對安全,基本面也有明確的改善預期,歷史回測發現金融和公用事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對抗通脹和加息風險,另外公用事業板塊近期也受到了碳中和政策的提振,后續大概率維持強勢。
進攻倉的順周期可以繼續跟進,邏輯仍然是全球經濟復蘇、原材料、工業品供給彈性較弱,供需缺口短期難以彌合,重點看有色、機械等品種,美聯儲會議仍然偏鴿,暫時不會逆轉全球經濟和通脹上行的進程,而拜登基建計劃也將顯著提振有色需求,當前估值并未充分反映有色周期的價值。
長期來看,碳中和主題具備較強的確定性,不少行業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機會,從供給側改革、能源改革、環保技術及設備,三面出擊,關注電解鋁、鋼鐵、水電、光伏、節能改造、碳捕捉與封存、能源再生等板塊機會。一季報方面,預計化工、有色、機械順周期行業盈利增速居前,超預期機會可期。
渤海證券:平衡孕育新結構
在微觀的股市流動性供需結構上,伴隨結構性存款整肅接近尾聲,其對公募基金發行的助推作用或將趨弱,公募基金發行的穩態規模水平或將有所回落;另一方面股票供給在更關注“質”的轉向下,量將也有減少,股票的供給和需求將在縮量中出現新的平衡。
市場策略方面,在經濟改善仍未結束,流動性緩步收緊不急轉彎的背景下,年報中對于“業績上”而“估值下”的核心判斷,在當前仍然適用,因此堅持年初對于A股市場全年偏震蕩的判斷。市場經歷對抱團風險釋放后,在監管主動防范輸入性風險的前提下,市場的下行風險或已經有限,市場未來將回歸到震蕩市的特征。而風格層面,在國內總量收、結構放和反壟斷的政策前提下,認為估值性價比更高的中盤及小盤股存在更大機會,具有業績支撐的標的更可能在下一階段走出相對行情。
愛建證券:震蕩未改交易為主
2021年對于經濟的恢復持樂觀的態度,但事物的另一面是流動性的邊際回收,這也是宏觀經濟環境的平衡。當然經濟恢復的進程是逐步兌現的,所以貨幣的轉向也將是漸進的。因此不必過于擔憂。對于市場的影響也是一個再平衡的過程,市場從估值逐漸向業績轉變,因此市場更多的是內部結構的調整,難以有大幅上行的動力。
從2021年看,預計整體業績會有較好的恢復,但也難以有大幅的超預期,只是對2020年極端情況的修正。我國經濟轉型經濟增速難以回歸到以前的高速狀態,因此長期看,整體業績增速也不會太高。2021年第二季度,市場仍將是震蕩調整的格局,市場在對于高位板塊的調整也需要時間消化。同時向低位轉換也需時間和環境基礎。年度策略也曾提到2021年市場上行動力不高,更多的是震蕩蓄勢。以時間來換取未來的空間,而所要做的依然是避高就低等待時機。因此擇時仍是重要的收益保證手段,不宜全程參與市場。從機會上看,周期、消費和科技成長依然是主流機會。周期整體性機會更大,而消費和科技成長,則需要具體細分。整體上依然是結構性機會,以交易為主。
記者 張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