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政策有望釋放利好,康芝藥業加緊完善兒童大健康產業版圖
3月15日,來自國家統計局的信息顯示,始于2020年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將在今年4月上旬公布普查結果。這一消息隨即引發輿論關注。其背景,是近期持續熱門的人口與生育政策話題:
今年全國兩會前夕,國家衛健委在官網答復中稱,東北地區可以立足本地實際進行探索,進而提出實施全面生育政策的試點方案;而今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也相應提到,要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以“一老一小”為重點完善人口服務體系,優化生育政策,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
此種趨勢下,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相關數據,將成為決策部門調整我國生育政策的重要參考。有分析認為,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結合人口普查結果和其它國家的實踐經驗,我國進一步放寬生育限制將是大概率事件。
按照預期,這一政策迭代的紅利,將繼“全面二胎“之后,再度利好嬰童產業及其上下游。其中,自2016年便堅定推行“兒童大健康”戰略的康芝藥業,正憑借日趨完善的產業鏈布局,收獲長遠的發展預期。
超前布局兒童藥,享受雙重紅利
在康芝藥業的業務板塊中,直接關聯嬰童產業的是細分的嬰童醫療。準確地說,是兒童專用藥板塊。這一板塊,體現著康芝的價值觀,也昭示著這家“海南省百強企業“的來歷和方向。
兩會前夕,康芝藥業董事長洪江游曾通過媒體,呼吁政府加大兒童專用藥納入醫保范圍的支持力度,以解決患者傾向使用可報銷的“成人藥”帶來的、兒童用藥劑量不準的隱患。
此番建言背后,潛藏著康芝藥業多年來在兒童藥研發、生產與銷售實踐中的深刻體會:囿于研發成本、臨床試驗和醫保等原因,國內藥企普遍對兒童藥缺乏積極性。公開資料顯示,我國現有3500多種藥品中,兒童專用藥僅有60多種,占比1.7%。
大環境中,康芝藥業逆勢而上,成立業內第一個以兒童藥為主攻方向的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通過持續穩定的投入,在海南、北京、河北等地擁有5大生產基地。截至目前,康芝藥業已形成包括國家一類新藥在內的兒童藥品集群,成為深受國民信任的品牌。
得益于海南自貿港的政策紅利,未來康芝藥業將憑借區位、薪資和稅收方面的優勢,吸引更多國內外科研人才,繼續邁向兒童藥領域的縱深。可以想見,伴隨我國生育政策的優化和下一輪的嬰兒潮紅利,康芝藥業的兒童藥板塊會有更廣闊的想象空間。
扎根海南自貿港,挖掘產業增量
按照業界普遍理解,嬰童產業以年齡時點,可細分為“嬰兒“與”兒童“。如果繼續往前回溯,則進入嬰童產業的外延、更大范圍的母嬰產業。
這是一個尚未被充分開掘的藍海市場。由智研咨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母嬰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前景報告》指出,我國母嬰產業規模在2010年至2019年間上漲高達25645億元。而參照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母嬰零售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這一產業的規模將維持高增長態勢,并在2021年達到3.99萬億元。
有意思的是,在諸多巨頭紛紛入局、爭搶市場蛋糕的情形下,康芝藥業已立足兒童藥板塊,率先完成對上述產業鏈內外延的布局,并初步顯現協同優勢。
2018年夏天,康芝藥業先后宣布收購云南九洲醫院、昆明和萬家醫院、中山愛護日用品有限公司,開始涉足生殖醫療和嬰童康護板塊。
其中,生殖醫療作為新興服務行業,正處于高壁壘、盈利佳的機遇期。國家衛健委披露的 “我國不孕不育合并患病率7%-10%“的現狀,指向日益膨脹的市場需求,而九洲醫院與和萬家醫院掌握的核心技術、專業團隊提供的優質服務,都讓康芝藥業有機會在行業內先人一步,實現”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
至于今年初當選全國嬰童用品標準化工作組委員單位的中山愛護,本就是國內嬰童洗護行業的一線品牌。公開資料顯示,中山愛護一貫強調技術攻關,與華南理工大學以及日本、德國等國家的科研機構保持合作,沿著原料、設計、配方研究、應用生產的產業路徑,為嬰兒及敏感性肌膚人群提供皮膚護理方案。在技術攻關方面,中山愛護與母公司康芝藥業的風格可謂高度契合。
當前,生于海南、長于海南的康芝藥業,正趁著《海南自貿港建設總體方案》的時代機遇,全力建設康芝(海南)國際婦產醫院、海南(國際)醫療防護用品生產基地和母嬰健康綜合運營體基地等三個項目,更加完善自身的兒童大健康版圖,以更好的產品與服務,挖掘更多產業增量。 一鳴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