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50指數再迎“換血” 更新迭代提高質量
下周一,科創50指數再迎“換血”。隨著科創50指數的不斷更新迭代,有望持續提升科創50指數的質量和表現。
五股被調入科創50指數
根據科創50成份指數建立調整機制,除樣本公司發生退市、收購、合并分拆等情形外,會在每年3月、6月、9月和12月的第二個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對樣本股進行定期調整。
2月26日,上交所公告稱,根據指數規則,上交所與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決定于2021年3月15日起,對科創50等指數的樣本進行調整。寒武紀、君實生物、奇安信、孚能科技、天合光能獲調入;天準科技、福光股份、卓越新能、久日新材、致遠互聯遭調出。
那么,科創50指數的調整會帶來哪些影響?
昨日一位市場人士表示,科創50指數不僅為投資者提供了客觀表征科創板市場表現和業績評價基準的工具,而且為指數型投資產品提供跟蹤標的,為更多投資者通過指數化投資科創板創造了條件。在科創50ETF基金推出后,科創50指數成份股將迎來被動資金集中配置。“簡單來說,就是這些新增入選公司有望獲得被動指數基金的增持。”
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確定調入指數后并不意味著一定上漲。由于2月26日上交所確定了調入科創50指數的個股,2月27日、28日為非交易日,以3月漲幅來看,根據Wind數據統計,上述5只調入股,有3只上漲,2只下跌。其中,寒武紀、奇安信、孚能科技3月分別上漲6.24%、1.65%和8.30%。而君實生物和天合光能分別下跌16.94%、6.79%。
同樣,調出股亦有漲有跌。其中,福光股份、卓越新能出現上漲。
“換血”提高成份質量
值得一提的是,2月18日至3月12日,17個交易日內,受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大漲影響,科創50指數大跌,跌幅為-12.23%,已抹去年內所有漲幅。從板塊和行業來看,近兩周各板塊內部分化嚴重,低估值行業韌性凸顯。近期科創板大幅回調,消費板塊中行業均現下跌,其余板塊均有分化。
“科創50近期表現較弱與部分結構拖累有關。”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德倫分析認為,科創50指數表現相對弱勢和其密集的行業分布有關。科創50指數成立初期可選樣本空間有限,因此權重股集中在半導體行業且龍頭個股占比極大,中芯國際、滬硅產業、華潤微合計24%,指數風格與年初熱門的消費成長板塊并不完全相似,相對表現偏弱。
此外,王德倫表示,指數內的部分成份股對于指數表現也有所拖累。科創50中23只成份股權重低于1%,其市值普遍在100億以下,且伴隨著科創板分化不斷加大,2020年12月至今平均下跌3.5%,對于指數表現有所拖累。
上述市場人士則指出,“科創板的弱勢主要還是受到高估值影響,與不少企業超高溢價發行有關。目前來看,科創板發行市盈率普遍高達50-60倍,而同為注冊制的創業板通常在30倍上下。高溢價發行導致不少科創次新股破發,這樣進一步影響投資者的持有信心。”
那么,回調后的科創板未來是否值得參與?
“伴隨著優質企業不斷加速登陸科創板,許多大市值、高增長、近期上市的好公司將被納入科創50指數。科創50指數的不斷更新迭代,有望持續提升科創50指數的質量和表現,科創50ETF的投資價值也將愈發凸顯。”王德倫進一步認為,納斯達克擁有一批市值規模龐大、市場地位穩定、在全球具備競爭優勢的核心資產;創業板開板至今,頭部公司頻繁迭代、總體規模相對較小,細分領域核心資產正逐步脫穎而出,成為 “非賣品”。科創板也有望重走創業板歷程,優質公司不斷沉淀入科創50指數成份,成為科創板“火車頭”。
記者 劉揚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