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型反轉后再度走弱 靜待調整后的結構性機會
周二,A股三大指數集體低開,滬指在跌破3400點后,早盤上演V型反轉,但指數在午后再度走弱,上證指數收盤下跌1.82%,其中創業板指再跌3.5%,今年以來已累計下跌超20%。兩市近百股跌超9%。業內人士認為,從情緒判斷,市場恐慌性殺跌接近尾聲,目前市場結構性行情將從去年大市值龍頭行情,更多向中小市值個股過渡,指數上漲空間受到制約,但市場板塊機會將更多。
港口水運逆勢上漲
3月9日,兩市股指早盤上演V型反轉,創業板指跌超4%后翻紅,但指數午后再度走弱。近期大熱的北方稀土、廣晟有色、盛和資源等稀土股在尾盤回封跌停板打壓題材概念炒作。寶鋼、華菱鋼鐵午后漲停但均炸板。貴州茅臺、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平安、寧德時代均跌超1%。貴州茅臺盤中收復2000點關口失敗,全天成交161億元。
截至收盤,上證指數下跌1.82%,收報3359.29點;深證成指下跌2.80%,收報13475.72點;中小板指下跌2.85%,收報9054.52點;創業板指下跌3.50%,收報2633.45點;創業板綜指下跌3.47%,收報2769.06點;上證50下跌1.79%,收報3509.61點;科創50下跌3.55%,收報1230.14點。兩市全天成交量為9867億元,上一交易日成交9793億元。北向資金凈流入24.31億元。
板塊方面,港口水運、旅游酒店以及鋼鐵行業等板塊領漲,航天航空、船舶制造以及環保工程等板塊下跌。資金流向方面,港口水運、旅游酒店以及鋼鐵行業等行業獲主力凈流入居前。明星股方面,美的集團、海康威視、伊利股份、恒力石化均跌超4%,海天味業、比亞迪、牧原股份、平安銀行、萬華化學跌超3%,隆基股份跌超6%,三一重工、山西汾酒跌超7%。美年健康跌9%,航發動力跌超9%。TCL科技盤中閃崩,一度觸及跌停,收跌5.19%。
先利用反彈降倉位
對于股市近期下跌的原因,和信投顧認為,這波下跌是基民贖回造成的,基民和股民最大的區別就是基民一旦贖回,三天之后才到賬,即便到賬了,也不會去抄底,所以這種大規模的贖回引發的指數回調,短期還不是市場止跌的信號。這一輪調整最核心的幾個問題:第一、美債收益率的提高,使得全球高估值股票的估值不能永遠的存在高位;第二、內部基金的這種申購和贖回的問題引發了一些負反饋;第三,包括兩融資金的退潮。
國泰君安邊風偉分析認為,“超跌”更多的是一種情緒到極致以后,理性上應該存在的一些反彈。從盤中來看,確實出現了反彈,反彈的主力軍是北上資金,北上的買入對整個市場的信心是有幫助的。目前,市場的這一波下殺,股價的殺傷力很大,但是我們并沒有看到兩融大幅度的贖回,也沒有看到基金的贖回潮,雖然聽說基金有一些贖回,似乎市場的資金并沒有讓我們感覺到很恐慌。那么在這樣的局面下,如果產生的超跌反彈,超跌的時間會很短,操作性會不強。所以,在這個位置,如果倉位比較重的,建議利用一些超跌反彈,要先把倉位降下來。
技術面上,和信投顧認為,上證指數破位之后再度探底,3330點支撐一天就險被跌破,還在盤中有反彈,短期3330-3480點將成為新的震蕩周期。急跌大家應該有預期,日內抄底做反抽的完全可以獲利出局,但這個反抽并不是短期止跌的信號,預判下一個強支撐在3100點。階段性的底部暫時還未到來,但往下再跌空間只會越來越小,后面整體機會大于風險。短期并沒有市場一致認可的主線,所以盡量空倉,實在忍不住可以小倉位博弈新題材龍頭的機會。
關注有機硅產業鏈
隨著市場近期的調整,有部分投資者擔心,2021年A股可能會再次面臨“牛不過三”的魔咒。新時代證券策略分析師樊繼拓統計了美股歷史上牛市的上漲,他表示在1910-1925年和1960-1983年,美股也出現過長時間“牛不過三”的魔咒,背后很重要的短期原因是每一次經濟改善周期均不會長過三年。1950-1968年和1980-2000年,美股均長時間打破了牛不過三的魔咒,在此期間,經濟周期并沒有改變,而是由于投資者結構的變化,股市已經不會對小級別經濟下行做過度的反應了。對A股來說,如果慢牛的大背景已經形成,目前的經濟領先指標,社融和貨幣環境剛開始啟動,那么A股的牛市應該還未結束。后期重點關注經濟數據。
對于后市投資機會方面,東方財富證券分析師何瑋表示,行業巨頭信越化學在其官網上宣布將提高有機硅產品價格,上漲幅度為10%-20%,自2021年4月1日起實施。上漲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原料金屬硅、甲醇、鉑金的價格上漲,以及中國市場需求增長旺盛,導致供應短缺。本周以來,瓦克、陶氏陸續上調有機硅相關產品價格,預計短期有機硅市場的漲價風仍將保持強勢,建議關注相關行業板塊。
記者 黃都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