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年報雛形乍現 歸母凈利同比增速近六成
隨著上市公司業績披露加速,科創板年報雛形乍現。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5日,已有5家科創板公司披露2020年年報,229家公司披露了2020年業績快報。
科創板保持業績較高增速
根據Wind數據統計,合并已披露公司和已披露業績快報的整體數據后,科創板已上市234家公司2020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325.26億元,同比增長19.84%;實現歸母股東凈利潤合計410.36億元,同比增長58.30%。
從分季度的數據來看,科創板公司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速由一季度下降9.25%,二季度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4.78%,三季度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33.65%,而四季度業總收入同比增長8.50%。與此同時,去年一季度至四季度科創板公司實現歸母凈利同比增速分別為19.33%、28.29%、88.79%和-102.51%。
數據進一步顯示,科創板公司歸母凈利環比增速去年波動明顯。第一季度歸母凈利環比下降47.81%,第二季度歸母凈利環比上漲147.60%,第三季度歸母凈利環比增長0.56%,而第四季度歸母凈利環比下降104.65%。
由于目前全體上市公司業績披露仍在進行中,因此暫時無法做出對比,但總體來看,去年科創板公司依舊保持較高業績增速。
此外,科創板頭部企業“壓艙石”作用凸顯。2020年科創板收入排名前10位的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966.22億元,同比增長13%,占板塊整體營業收入的51%;合計實現凈利潤195.84億元,同比增長86%,占板塊整體凈利潤的42%。
業績分化態勢延續
根據Wind數據進一步統計,分行業來看,醫藥生物、電子行業公司業績突出。
去年科創板年報歸母凈利同比增速超100%的公司共計有26家。其中,醫藥生物行業占7家,分別為圣湘生物、東方生物、之江生物、碩世生物、熱景生物、奕瑞科技、海爾生物。此外,電子行業亦占7家,分別為恒玄科技、睿創微納、思瑞浦、中芯國際、華潤微、安集科技、芯海科技。
值得注意的是,17家上市時未盈利科創板上市公司中,3家公司預計于2020年度首次實現盈利,這些公司證券簡稱將在年報披露后實現“摘U”。
盡管科創板公司業績總體保持高增長,但行業內的分化現象依舊突出。比如,均屬于醫藥生物行業,賽科希德、佰仁醫療、浩歐博、科興制藥、南微醫學、天臣醫療、復旦張江、昊海生科、成都先導、賽諾醫療、康希諾、三生國健去年歸母凈利潤增速下滑。
以三圣國健為例,去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同比下降187.34%。對于具體原因,公司公告顯示,受到新冠疫情及市場競爭加劇的影響,公司2020年銷售收入出現下滑;公司在10月底對主要產品益賽普進行價格調整,益賽普25mg及12.5mg價格均調降50%,產品價格的大幅下降影響了益賽普第四季度的銷售收入和毛利等。
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德倫表示,長期來看,“十四五”規劃之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與增強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作為首要的兩件任務,中國已經處于新一輪科技周期之中,長期利好“硬科技”核心資產。注冊制和退市制度促進科創板“活水”,科創50成份優勝劣汰、加速迭代,投資質量愈發提高,有望培育“中國的FAANG”。 記者 劉揚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