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六成科創板公司業績向好 機構關注度持續提升
隨著年報披露的展開,上市公司業績將浮出水面。根據預約披露年報的時間來看,科創板首份年報將于2月26日披露。截至5日,已有14家科創板公司發布業績快報,166家發布了年報業績預告情況。
超六成公司業績向好
5日,嘉元科技、中芯國際、賽科希德、傳音控股4家科創板公司發布業績快報。其中,嘉元科技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2.02億元,同比下降16.86%;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85億元,同比下降43.80%。
中芯國際則公告稱,2020年第四季度營業總收入66.71億元,同比增長10.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52億元,同比增長93.5%。公司預計2020年度未經審計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3.32億元,較2019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94億元大幅提高。
傳音控股發布的2020年度業績快報公告顯示,去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77.64億元,同比增長48.99%;同期歸母凈利潤為26.39億元,同比增長47.13%。賽科希德2020年則實現營業收入2.22億元,同比下降3.12%;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6918.84萬元,同比下降2.61%;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7215.16萬元,同比上升1.78%。
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5日,166家科創板公司發布了年報預告。其中,71家公司預增,6家續盈,29家略增,4家扭虧,業績向好公司占已披露公司的66.27%。業績預喜公司中,以預計凈利潤增幅中值統計,共有20家公司凈利潤增幅超100%;凈利潤增幅在50%-100%之間的有38家。
具體到個股看,圣湘生物預計凈利潤增幅最高。公司預計2020年凈利潤增幅中值為6691.70%;東方生物、之江生物預計凈利潤同比增幅中值分別為1795.10%、1705.10%,增幅位列第二、第三。
分行業看,2020年凈利潤增逾50%的科創板股主要集中在專用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等行業。
基金配置偏好持續提升
值得關注的是,不少業績預喜股股價漲幅不俗。根據Wind數據進一步統計,1月以來美迪西、潔特生物、傳音控股、海爾生物的累計漲幅超過了40%。此外,容百科技、心脈醫療、思瑞浦、德林海、柏楚電子、石頭科技、固德威、九號公司、圣湘生物、中信博、明微電子、金山辦公、安集科技的同期漲幅亦跑贏上證指數。
實際上,機構對科創板的關注度亦在提升。以公募基金重倉股口徑統計,2020年各季度基金重倉持股規模持續抬升,一季度至四季度基金科創板重倉持股市值分別達到94.54億元、229.92億元、371.50億元和759.25億元,科創板獲得持續增配,且二季度和四季度環比增速雙雙突破100%。
從板塊配置看,伴隨科創板流通股本的擴容,公募基金對科創板的配置偏好持續提升,配置比例由2019年底的0.46%一路升至2.78%。
2020年以來,伴隨基金對科創板的持續增配,基金在科創板的持股話語權持續提升,持股規模占總市值比例由2019年底的0.66%攀升至2.17%,自由流通市值占比也由4.64%增至8.86%。
此外,結合基金在科創50指數成份股的配置占比看,科創50一直是基金在科創板的重點配置方向,盡管科創50尚處于發展階段,仍在經歷較大幅度的成份股調整,但科創50集中涵蓋科創板優質公司,基金在科創50的配置占比也基本維持在80%上下。
“科創板自身的投資價值持續得到機構的認可,但較低的股本流通比率在一定程度上持續制約著機構的增配步伐,伴隨去年下半年首批科創板公司首發股份的集中解禁,科創板流通盤大幅擴容,基金的配置步伐也在四季度再次提速,科創板倉位小幅突破自由流通市值占比。”國盛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啟堯分析認為,2020年以來,基金各板塊持股占比均明顯提升,但橫向比較看,科創板仍處于明顯低配狀態,未來增配空間依舊巨大。記者 劉揚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