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股票下周首次納入滬股通
2月1日起,符合資格的上海科創板股票將納入滬深港通股票范圍,同日,A股在深交所上市的A+H股公司,其對應的H股也可通過滬港通下的港股通買賣。
科創板納入滬股通實施在即
2019年7月以來,科創板股票納入滬股通持續推進。2020年12月14日,科創板標的納入上證180、上證380等指數生效,為科創板標的納入滬股通奠定基礎。2021年1月22日,上交所修訂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滬港通業務實施辦法》,對滬股通標的范圍的細則以及投資者適當性做出了明確規定和調整。
2月1日起,符合資格的上海科創板股票將納入滬深港通股票范圍,同日,A股在深交所上市的A+H股公司,其對應的H股也可通過滬港通下的港股通買賣。
根據新規,屬于上證180指數的科創板股票只有中微公司1只股票;屬于上證380指數成份股的科創板股票有6只,包括海爾生物、西部超導、安集科技、瀾起科技、杭可科技、睿創微納。另外,科創板上市A+H股公司有6家,包括中芯國際-U、復旦張江、康希諾-U、君實生物-U、昊海生科、中國通號。
根據上交所此前發布的《上海證券交易所滬港通業務實施辦法》修訂版,明確滬股通投資者交易科創板股票的適當性要求,符合香港相關規則界定要求的機構專業投資者才可通過滬股通參與科創板股票交易。
從目前符合新規的科創板個股來看,總市值均值約510億元。此外,多以生物醫藥為主,醫藥生物5家,市值占比37.74%。同時,這些公司流動性較好,近一年日均成交額均值3.78億元,高于科創板均值2.47億元。
長期影響意義深遠
科創板股票首次納入到滬股通,將有何影響?
“科創板股票納入到滬股通將利好于科創板,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科創板現在因為門檻問題,流動性仍較稀缺;二是在分化行情之下,科創板多數股票的市值和行業地位尚不具有明顯優勢。所以,科創板需要提升流動性,滬港通對科創板流動性的提升將會較為明顯。”經濟學者、允泰資本創始合伙人付立春分析認為。
此外,付立春表示,未來A股和港股的互動會更加充分,資金南下、北上流動會更加通暢,比如A+H同時上市的公司兩地估值差異會有所填平。另外,在存量資金規模不變的前提下,A股和港股市場可能會出現此消彼長的關系,即一段時間北上或者一段時間南下,兩個市場形成波段操作會更頻繁、更劇烈一些。“港股A股化同時,A股也在港股化或者國際化,滬深港通擴容意味著將會有更多國際資金投資標的,那么A股市場的價值評估、投資方法也會更國際化、專業化、機構化,像價值股和成長股輪番上漲的情況會越來越多。”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則認為,滬股通將給科創板帶來增量資金,但是可能帶來的增量資金并不會太大,因為科創板整體盤子尚不大。整體上,滬股通還是可以增加科創板的流動性、交易活躍度。
招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夏指出,科創板重點支持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而這類企業受到海外投資者的青睞,科創板納入滬股通后,外資的加入將有利于提高科創板的交易活躍度和流動性。此外,納入滬深港通是A股納入MSCI及富時羅素等指數的必要條件之一,待科創板股票調入滬深港通后,也可能陸續納入國際市場指數,屆時將為科創板帶來更多增量資金。
“中長期來看,納入滬股通有利于提升科創板對外開放水平,將提高境外機構投資者在科創板占比。同時有利于促進科創板與國際接軌,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水平和公司治理能力。”張夏進一步分析認為。記者 劉揚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