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創業路行穩致遠 浙江圣達生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展側記
2020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666,879,888.27元,同比增長78.3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0,406,148.72元,同比增長348.80%。基本每股收益1.19元,這是浙江圣達生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圣達生物”)2020年三季報披露的一組數據。上市三年多來,圣達生物以穩定的業績增長回報了廣大投資者。日前,記者走訪了該公司,試圖了解公司的發展軌跡。
過往輝煌創造“圣達速度”
圣達生物前身是洪愛女士于1989年創立的天臺營養品廠,是國內最早生產龜鱉系列保健產品的專業公司,同時也是中國乃至東南亞最大的龜鱉系列保健品生產基地。創世精品“圣達中華鱉精”馳名海內外,公司成為天臺縣首家銷售超億元規模企業,曾創造了令經濟工作者交口稱贊的“圣達速度”。
1995年組建圣達集團,致力大健康領域的產業化、國際化和可持續發展,以營養與健康、生物醫藥技術領域的產業化研究與技術轉化為目標,以維生素系列、醫藥、食品保鮮、功能食品的開發與研究為基礎,以細微而有意義的方式不斷傳遞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提高健康質量。從創建至今,圣達集團已由一家單一生產龜鱉類保健品的廠家發展到了今天橫跨醫藥保健品、醫藥生物工程、醫藥化工及環保等行業擁有多個經濟實體的綜合性集團公司,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集團旗下控股的圣達生物已于2017年8月23日在上交所掛牌上市。圣達生物是國內最早從事生物素和生物保鮮劑生產的企業之一,是全球主要的生物素供應商,系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被授予“中國質量誠信企業”、“浙江省工業循環經濟示范企業”、“浙江省出口名牌”、“省級院士工作站”、“最佳綠色發展上市公司”等榮譽稱號。子公司浙江新銀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全球乳酸鏈球菌素和納他霉素的主要供應商之一,是乳酸鏈球菌素行業標準和納他霉素國家標準的主要起草單位,成功研發的ε- 聚賴氨酸鹽酸鹽填補了國內空白,是我國生物防腐劑行業的龍頭骨干企業,被授予“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
公司一直倡導“安全、可持續、創新”的經營理念,始終堅持追求產品的品質與創新,在集團“三百戰略”的方針指引下,圣達生物堅持“一個中心、兩翼合力”戰略舉措,在杭州、臺州、安徽、內蒙等地布局研發技術中心及微生物和合成產業基地,同時參股浙江銀康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和臺州市生物醫化產業研究院有限公司,致力于創新驅動發展。
加強公司內部治理,做大做強主業
在采訪中洪愛董事長告訴記者,公司2017年上市以來業績穩步增長,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募集資金投資項目(部分終止除外)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生物素總產能由100噸上升至160噸;建成年產100噸納他霉素生產線和年產80噸ε-聚賴氨酸鹽酸鹽生產線;圣達研究院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化學合成、微生物發酵、工業生態化等方面開展研究,為公司及子公司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夯實技術實力。
截至目前,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均按計劃有序推進,年產1000噸乳酸鏈球菌素項目部分完工并投入使用,有效突破產能瓶頸,緩解新銀象的生產壓力,為公司保鮮劑領域產品應用市場不斷拓寬、增收增效提供有力支持。
洪愛董事長表示,為優化產能布局,公司從兩個方面進行發力:一是推動“一個中心,兩翼合力”的生產戰略,定位圣達藥業為維生素、GMP和高端產品體系的綜合中心,新銀象為天然保質配料、復配綜合中心,通遼圣達為發酵類產品基地、安徽圣達為維生素合成類核心中間體、新材料基地,發揮資源互補優勢;二是構建公司產品核心縱深、橫向擴張的可持續產品戰略,在維生素領域拓展B組等維生素品種,從低附加值的飼料、食品領域向高附加值的醫藥領域延伸;在天然保質領域,拓展食品防腐、抗氧化、乳化劑(結冷膠)及食品配料,向果蔬及飼料保質延伸,實現單體向系列化復配的延伸,構建變質測定、保質配料、保質包裝的天然保質體系。未來公司將繼續深耕“大健康”領域,完成公司“讓生活更加美好,讓生命更有價值”的使命!
秉著富而思源,回報社會的理念,公司一直致力于慈善公益事業的發展,出資成立了浙江圣愛慈善基金會,認真實踐“安老、扶幼、助學、濟困”的慈善宗旨,開展了“愛嬰行動”、“單親子女助學”、“關愛抗戰老兵”等多項慈善公益活動。投資4000多萬元、首期100張床位的般若圣愛安養院將于2021年底建成。歷年來圣達集團、圣愛慈善基金會已累計向社會捐資9000多萬元,獲得了“愛心企業”、“天臺慈善貢獻獎”、“臺州慈善突出貢獻獎”等多項榮譽。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