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股份“引培并重”打開人才成長通道
“鳳凰鳴矣,于彼高崗;梧桐生矣,于彼朝陽。”近日,“第四屆全國白酒品酒職業技能競賽決賽”結果公布,來自洋河股份的李薇、陳誠、毛淑波3人憑借硬核的專業技能和競賽成績,一舉包攬大賽前三名。就在不久前,“2020年第四屆江蘇省白酒品酒職業競賽”結果揭曉,洋河股份同樣包攬了一二三等獎。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關鍵生產力。對于人才,尤其是高層次的科技人才,近年來,洋河股份可謂打通了引進、培育的“關節”,持續打造人才發展新高地。

著力打造科技創新生態圈
“展望未來,我們只有一個奮斗目標,用最優秀的人才和最尖端的科技助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2021年開年,洋河股份在企業年度大會上提出的“實施硬核六工程”,其中之一便是“堅持品質為王”的產品全面升級工程。
工程背后必然需要雄厚的科技實力做支撐。洋河人深知,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必須不斷提升質量水平,向質量要效益,以質量求發展。為更好地傳承和發揚傳統釀造工藝,洋河股份先后搭建了“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中國白酒健康研究院”等國內規模領先的十大研發平臺,將“創新”兩字寫得又硬又實在。
與此同時,洋河股份還系統地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富有創新含量的高科技產業,從建設“綿柔智谷”開始,持續將技術和資源向研發平臺傾斜,并逐年在科研項目上加大投入。據了解,2020年上半年,企業用于研發上的費用同比增幅達3.6倍。
去年9月份,洋河股份“天下第一壇”正式落成。據悉,壇高9.5米,壇體最大直徑6.5米,儲存綿柔原酒十萬升。價值6億元的“天下第一壇”是世界單體儲酒規模最大的陶壇,屹立于洋河股份陶壇儲酒核心區,成為企業擁有龐大釀酒產能和儲酒規模的標志,也成為企業打造“更綿柔,最綿柔”的極致綿柔品質無聲的宣誓。

科技創新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澎湃動力。截至目前,洋河股份掌握產業前沿技術、核心技術60多項,獲得國家、省部級以上獎項80多項,擁有國家授權的發明專利220多項,通過國家和省級鑒定的重大和核心科技成果20多項。
國內權威白酒專家、江南大學副校長徐巖對于白酒品質同樣有著深刻的見解,他認為洋河找到了自己的路,并把品質做到了極致。
持續賦能優質人才培養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各地競相打造人才高地,為贏得新一輪發展機遇,企業必須積極作為、有所作為。作為綿柔型白酒風向標和科技創新型企業,洋河股份順應時代發展趨勢,精準洞察消費者需求以及產業鏈生態,著力推進科技人才的打造。
如果說生態環境賦予了得天獨厚的釀造空間,人才生態則是為酒企提供了更強勁的生命力;人才隊伍的完善,往往能拓展一個企業、一個產區或是一個產業的生長維度。
為了保證綿柔品質和口感,洋河股份培育了一支優秀的工匠隊伍、一支出色的釀酒工程師團隊,還擁有了全球先進的釀造分析設備和數據檢測體系。與此同時,企業深入實施“個十百千萬”人才工程,以此推動白酒行業由傳統工業向現代工業的轉變,并隨著消費人群的迭代,不斷掀起品質革命“新浪潮”。
據了解,洋河股份對內每年都要對品酒師進行多次封閉式訓練,對外堅持“以賽促培”模式,在中國酒業協會主辦的全國品酒師大賽中,洋河連續三年摘得桂冠。除大賽本身設置的獎金和個人榮譽外,企業還對獲獎選手額外給予獎勵,形成“付出的努力必有所回報”積極健康的創業氛圍。

此外,為了大力推進技能“青苗人才”培養,洋河股份持續推進“校企合作”模式,與宿遷學院合作創辦了“宿遷學院洋河學院”。學院緊盯白酒行業前沿性課題,共享優質資源,共建實踐教學、創新創業基地,為企業人才培養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據洋河股份技術中心相關人員介紹,在創新驅動下,洋河從研發、釀造、品鑒等多方面,真正鍛造了一支能打硬戰、能打勝戰、能打持久戰的技術鐵軍,構建了由31位國酒大師、2名國家評委專家組核心成員、69名省級品酒委員、1861名技術人員組成的人才梯隊。
得益于技術創新和品質力加持,洋河股份的研發團隊多次突破核心技術,先后成功研發了“夢之藍M6+、夢之藍·手工班、夢之藍·水晶版、蘇酒·頭排酒”等綿柔健康新產品,使得企業有實力、有底氣打好“品質革命”攻堅戰。(若塵)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