滌綸長絲景氣度拐點臨近
化纖根據原材料的不同,分為人工纖維和合成纖維,合成化纖占總產量比例超九成,其中滌綸又占合成纖維八成左右。
我國化纖行業(yè)受益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后全球化纖產業(yè)鏈轉移,新世紀初成為全球聚酯產能最大國家。受限于原材料對外依存度大,我國化纖行業(yè)經歷了本世紀前十年PTA自給度提升、近十年乙二醇和PX裝置大量投建的歷程,截至2019年,我國合成纖維產量占全球總銷量的70%,國內PX、PTA和乙二醇銷量占全球總消費量的60%,我國已成為世界化纖強國。
過去二十年產業(yè)鏈中下游公司較為分散,議價能力偏弱,以PX為代表的上游原材料主要受海外公司所把控,行業(yè)利潤多集中在上游原料生產企業(yè)中。近年來隨著煤化工技術逐漸完善和民營煉廠陸續(xù)投產,上游原材料自給率不斷提升。2020-2022年將是國內PX、PTA和乙二醇產能投放高峰期,根據統計,未來兩年PX、PTA和乙二醇的產能增速超20%,聚酯纖維增速約為10%。當行業(yè)上游產能快速釋放時,原材料供給偏寬松,有利于產業(yè)利潤向聚酯端轉移。
全球疫情爆發(fā)后,滌綸長絲直接出口比例并未增長,紡服產業(yè)鏈主要靠終端制成品出口間接受益。海外以防護服為代表的防疫物資需求爆發(fā),我國對美國和歐盟紡織品出口額在2020年4-11月間同比增長接近30%;國內服裝零售額同比增速自8月份起連續(xù)四個月保持正增長。
在2020年低基數和2021年需求回暖情況下,2021年需求端增速有望貼近9%,長絲行業(yè)接近拐點。恒逸石化、桐昆股份和新鳳鳴三家企業(yè)2020和2021年預計新增長絲產能210和250萬噸,占當年權重新增產能的三分之二,行業(yè)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長絲龍頭公司料將受益于產能擴張和需求回暖。
投資建議>>>
滌綸長絲作為主面料,滯后氨綸等小化纖對需求修復做出價格反饋,估值安全邊際高、景氣度回升是滌綸長絲標的在2021年投資的關鍵,當前下游紡織服裝行業(yè)復蘇啟動的跡象已經日漸明朗,淡季不淡的價格走勢預示著拐點已然臨近,重點推薦桐昆股份和新鳳鳴。 華創(chuàng)證券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